来源:中国旅游报
盛夏八闽,千山叠翠,万壑生凉。漫步于蜿蜒的森林风景道,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洗去暑热;在参天古木的浓荫下体验森林瑜伽,感受自然疗愈的静谧力量……作为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的省份,福建正依托丰厚的森林“家底”,通过精心建设森林风景道,培育“森林+”融合业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激活绿水青山的多元价值,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风景道串起山水画廊
“满眼翠绿,空气清新,‘氧’人得很。”近日,上海游客张先生一家游览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的月亮湾、龙川大峡谷、燕子窠生态茶园后,对沿途的景色赞不绝口。这条风景道总长约251公里,串联起国家公园周边的山水人文精华,已成为南平市打造森林风景道的样板工程。
据了解,2024年,福建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绿色是福建最鲜明的底色。“在我们福建,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好山好水好空气总是令人欣喜自豪。”福建省省长赵龙的生动描述,正是八闽大地生态魅力的真实写照。
为让更多游客领略这份独特的绿色馈赠,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福建段)旅游专项规划(2021—2030)》,推动森林步道向森林风景道升级转型;联合省林业局出台《福建戴云山省级森林步道总体规划(2023—2030年)》,加速推进森林步道建设及沿线资源开发。
走进三明市将乐县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97%的森林覆盖率、每立方厘米最高达2万个的负氧离子,构筑起一个天然的疗愈场。游客沿着龙栖山森林康养通道漫步,可以呼吸清新空气,欣赏遍野花卉,聆听近在咫尺的鸟鸣,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龙栖山森林康养通道将生态保护、休闲康养等有机结合,实现了‘路景交融、路产融合、路通村美’。”将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中心综合股股长吴思航说,截至目前,全县修建完成各类森林康养步道50余公里,成为吸引游客“森呼吸”的强大磁石。
各地各部门聚力共赢。2023年,福建森林风景道旅游联盟成立,福州、厦门等九地市文旅部门联手,以有效利用武夷山国家森林风景道及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省级森林风景道文旅资源为己任,致力于绘制“一道一带一区”蓝图,探索可推广、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凝聚起全省森林旅游发展的合力。
“森林+”竞相迸发活力
近年来,福建积极做足“森林+”文章,催生出自然疗愈、森林课堂、观鸟休闲、食疗康体等特色森林旅游产品,吸引众多游客争相体验。2024年,全省森林旅游接待游客2.7亿人次,同比增长13.1%;直接收入1213.9亿元,同比增长18.9%。
为了推动森林旅游发展,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促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金融”“森林+文化”“森林+研学”“森林+体育”等联动产业。
在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小镇,游客可晨沐林间清幽,午品闽台茶韵,夜宿星空民宿揽星河入怀。
“我们积极推动‘生态+康养+文化+体验’融合,建成闽台美丽乡村交流中心、静心书院、萱草园、星空民宿等,更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杉城镇旅游办干事黄梦琪说,森林康养小镇2024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38万元,成效斐然。
在福州市永泰县大喜村,“鹇来谷”观鸟摄影基地吸引众多观鸟爱好者。“我们村群山环绕,森林覆盖超90%,已发现名贵鸟种百余种。通过发展观鸟摄影、森林研学、露营体验,村子蝶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喜村党支部书记黄时杰自豪地说。
“将乐建设了龙栖山、蛟湖、常口、玉华洞、上乾健乐坊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以及南口镇、高唐镇省级森林康养小镇,吸引众多亲子、银发游客。”将乐县文体和旅游局旅游管理科负责人杨莹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8月,全县森林旅游接待游客超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6.03亿元。
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区的泉州市德化县,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8座,森林覆盖率超过70%,发展森林旅游得天独厚。“德化县通过森林城镇创建、康养基地打造、古道复兴、步道建设及自然教育等方式,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鹏辉说。
生态美带来“金山银山”
森林旅游的蓬勃发展,也让昔日偏远山村因“绿”而兴,化身为网红打卡地,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龙岩市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森林覆盖率超86%。“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我们探索‘护生态—创碳汇—促共富’路径。”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财林说,“我们借助林改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我有青山’主题馆,推出紫灵芝、林下蜂蜜等农特产品,开发‘碳中和’研学课程,近3年吸引研学游客近12万人次。2024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6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万元,比林改前增长了21倍。”
森林康养民宿正成为撬动“美丽经济”的重要支点。在永安市上坪乡的天斗山居民宿,浩瀚无垠的云海将民宿四周尽数环绕。“我们民宿的亮点是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是同等海拔山区的4至5倍。周末和节假日19间客房常常爆满。”天斗山居主理人林前程告诉记者。
同样位于将乐县白莲镇余家坪村的龙栖山居民宿,依托优越生态打造精品民宿,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山居匠心打造360度阳光茶室、湖心亭、古桥,山居房间也有独立庭院,静谧而富有诗意。民宿自2020年5月对外营业以来,入住客人络绎不绝。”民宿管家刘洪喜说。
福建省旅游协会副会长陈秋华建议,建立林业、文旅、卫健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制定专项规划;深化产品创新与产业融合,支持开发差异化产品,拓展“森林+”新业态;完善林区交通、生态步道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推动福建森林旅游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当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推动风景道沿线节点“串珠成链”,解锁多种新玩法,吸引八方游客踏上福建“森呼吸”之旅,深度体验“森式生活”。八闽绿意,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惠民富民的金山银山。(冯 炜 本报记者 李金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