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福建,探寻古城古镇古村落。
山脚下,小溪边,竹林里,一座千年古村落,依山傍水,炊烟袅袅。古民居、古建筑错落有致,古树、古石桥陪伴着村里人一代又一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这条小溪叫大石溪,村子叫大石村碓下林,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的大山之中,自然环境优美。大石村是大村的名字,由几个小的自然村组成,碓下林是其中一个自然村,村子不大,但别有韵味,精致古朴,几十栋百年古民居保存完好。
也许是周围的石头太多了,也许是这里的先民对石头情有独钟,小溪和村名都和石头有关。碓,读duì,是我国自古以来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由石臼和杵组成,石臼是把一整块大石头中间凿个坑,杵则是一根木头一头再装一块小一点的圆石头,南方用来舂米,北方用来捣辣椒、花椒等等。
简单的碓可以人力操作,只是一个石臼和杵,捣米时只需用手持杵即可。也可以借助水力,用柱子架起杵,用脚连续踏踩另一端使杵连续起落,用来舂掉放在石臼中糙米的皮。小时候我的家乡就是用一个石臼和一根杵捣辣椒面的,微型的碓就是用来捣蒜的那个工具,今天即使有现代化工具,也还有人用传统的碓,味道不一样。
石头,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见证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碓是这个进程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历史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文化意义。石头拥有诸多为中国人称道的品质,很多古老的石头工具现在已经“升级”为艺术品和文物被收藏,石头的文化意象在传统文人与普通百姓群体受到同样拥戴,真正实现雅俗共赏。
碓下林这个传统村落用古老的生产工具取名,更加彰显其文化内涵。村里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其中不乏明清时期的数百年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是大石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土墙黑瓦与周围的松竹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古朴而宁静的画卷。这里既有传统村落的质朴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文创的活力。如今,文创基地、壶珑小院、音乐露营地成为乡村游的亮点,用创新的方式传播乡土文化。
漫步碓下林,潺潺溪流绕村而过,远山竹林郁郁葱葱,一派春和景明,生机蓬勃的诗意田园。碓下林成为“小环境大生态”的城郊生态休闲养生地,城市后花园。音乐小院,特色菜肴、围炉煮茶、露天音乐、烧烤火锅等休闲项目,是周末休闲游的首选基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