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山阴县安荣河神宫,始建于1791年,至今已历经二百余年沧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安荣村坐落于桑干河北岸,自古便是一块钟灵毓秀之地。追溯河神宫的历史,据说最早由僧人康峰牵头。康峰当年途经安荣村时,被桑干河畔的山川风水与美景吸引,感念此地地肥水美、颇具灵性,便发起化缘建庙之举。在村中善男信女的大力资助下,河神庙顺利落成。建成后,“河神驻庙”护佑一方,庙中香火绵延不绝,村民也长期享有风调雨顺的福祉。
威镇桑干匾额悬挂于河神宫山门,匾额上的“威鎮桑幹”据传由慈禧太后亲笔题写。1900年8月11日,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从京都逃往西安途中,经停此地并在河神庙短暂休憩。慈禧太后亲笔题写“威鎮桑幹”,还将村名“安营”改为“安荣”;光绪皇帝也为桑干河渡桥题写“普济安宁”四字,这让河神庙更是声名远播,增添传奇色彩。威镇桑干匾额为木质漆面材质,长240厘米、宽80厘米。字体采用单线回勾楷体,首题“二零一二年中秋月”,正中书写“威鎮桑幹”,尾题“公元一九零零年八月十一日慈禧太后题”,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河神宫铁钟悬挂于河神宫钟楼,以铸铁打造而成。钟身镌刻隶书“河神宫”三字,见证了庙宇的当代修缮与传承。
河神宫还有三通功德碑,均为大理石材质,属于布施碑。石碑高130厘米、宽120厘米、厚8厘米,基座长140厘米、宽30厘米、高26厘米,并列置于正殿阶梯左右两侧,铭记着为庙宇建设与维护捐资的善举。
简介碑为大理石材质,规格与功德碑一致,现置于正殿阶梯右方,详细记载了河神宫的历史沿革与相关事迹,为后人了解这座古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山阴农文旅集团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