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西宁,阳光洒在湟水河畔,白色帐篷在绿意盎然中次第亮起,烤肉的香气与欢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户外露营图景。
从昆仑大道的“网红大道”到群加国家森林公园的原始森林,从拉脊山草甸的星空剧场到甘河城市郊野公园的“高原氧吧”,在西宁,越来越多人的周末不再困于狭小的房间,他们用天幕代替天花板,用篝火取代霓虹灯,在离天空更近的地方重新定义着都市生活的边界……
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户外休闲热潮的兴起,露营(俗称“浪山”)成为西宁文旅发展的新亮点。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被高温“热浪”席卷,而西宁凭借宜人的高原凉爽气候,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户外露营更是成为旅游休闲的“新宠”。
近日,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开展专项调研,深入了解户外露营的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西宁户外露营活力十足!
西宁户外露营优势独特
在西宁,人们为何能说走就走,奔赴一场与自然的浪漫约会?
“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凉爽,相比于内地的闷热,这里的生活实在是太舒适了!”游客路芝说。空气清新,气候干燥,温度宜人,蚊虫较少……
夏日的西宁,不仅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更是夏季露营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每到傍晚时分,气温回落,极大提升了露营的舒适度和体验感,游客能够更加惬意地享受户外乐趣。周边丰富多样的地貌,还能满足露营者亲近自然、寻求宁静的需求。同时,在智能导航系统快速发展和私家车迅速普及的支持下,市民游客在1至2小时车程内即可在西宁周边找到优质的露营地,趣浪城北欢乐谷主题汽车公园、湟源峡谷、黑泉水库……适合周末短途露营的地点众多,市民游客能够轻松感受到近在咫尺的“荒野感”。
此外,地处多民族交融之地的西宁拥有多种多样的美食,市民游客在周边露营时可以尽情品尝当地特色,牦牛肉、藏系羊肉等高原牛羊肉滋味纯正,酸奶、酥油等乳制品让人唇齿留香,鹿角菜、蕨菜等“野味”蔬菜和青稞制品等更是风味独特。同时,露营中的自助烧烤、下尕面片、做土火锅等必备美食环节,更是极大提升了露营的味蕾享受和文化体验,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不同民俗风情。
西宁户外露营有哪些特点?
“一到周末就想带孩子出来逛逛,既能保护眼睛,也缓解学习压力!”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的调查显示,市民游客外出露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亲近自然和减压放松,满足休闲社交与家庭亲子出游的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更加倾向户外自主露营,选择商业露营基地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露营方式选择上,66.67%的市民游客自带装备野外露营,11.71%的市民游客选择商业露营基地。据了解,市民游客更倾向于自己掌控行程和选择地点,对高度自主性和灵活性的露营体验有强烈追求,享受远离商业化的自由感、松弛感,对标准化服务和付费露营接受度不高。
在户外露营中,中低端消费占主导,高端市场潜力有待挖掘。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游客单次露营消费在50至100元的占36.94%,100至200元的占40.54%,200至300元的占12.39%,300元以上的占11.5%。消费集中分布在中低端区间,呈现亲民化的特征。部分受访者反映,在商业露营基地消费较高,但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和内容,与自主露营的区别不够明显,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野外自主露营。
此外,在选择露营时,市民游客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安全保障、交通便利性和卫生条件,分别占46.85%、16.22%和14.41%。安全因素是市民游客野外露营的首要考量因素。部分受访者反映,露营时对天气状况、用火安全以及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担忧。安全是享受露营乐趣的前提和底线,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都可能直接导致露营计划搁置或取消。
在调查中,市民游客也对户外露营的发展提出了新期待:希望增加高原生态科普、夜间活动等环节,增强露营体验感。不少受访者还表示,完善厕所等基础设施,强化野外露营管理及解决卫生安全问题,也将进一步推动户外露营的良好发展。
多方发力让户外露营热度更足
随着“浪山露营”市场发展需求的越发旺盛,“浪山”人群规模逐年扩大,露营经济也在持续升温,如何抓住机遇,让西宁的户外露营要从短期热度延续为长期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我市统计部门也提出了建议。
首先,可以从丰富露营活动、开展夜间活动、引入专业服务等方面入手,开发夜间“露营+”特色项目,提升市民游客露营体验。通过科学增建厕所、提升厕所管理与维护水平等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引导,进行“文明如厕”宣传教育,解决露营过程中的如厕“难题”。同时,还需规范营地管理,明确划定允许露营区和禁止露营区。建立有效的露营规则及定时巡逻机制,强化卫生管理,推行“无痕露营”,共同营造干净卫生、安全舒适的环境,让户外露营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型。(记者 李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