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太湖美》道不尽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神往。江苏无锡,这座因湖而生、靠湖而兴的城市,多年来坚守太湖治理的主阵地、主战场。
环太湖特色旅游走廊以景相连、串珠成链
2024年,太湖迎来历史性突破——水质自本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标准,成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良好”湖泊。与此同时,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提升至优秀等级,长江禁渔以来“太湖三白”资源量增长3倍……
一系列好消息的背后是将近二十载的坚韧,据统计,2007年以来,无锡累计实施治理太湖重点工程7000多项、投入资金1350亿元。更是连续十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这颗闪耀的“太湖明珠”正以久久为功的努力和坚守,奏响新时代的“太湖美”新篇章。
水岸联动 科学治太
八月的太湖,水光潋滟。在宜兴太湖水域,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太湖之光”生态清淤平台正高效运转。五艘高科技作业船通过管道无缝连接,形成从生态清淤到余水处理的全闭环作业系统。
世界首套生态清淤平台“太湖之光”在无锡投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这艘8月中旬刚刚全面投产的世界首套清淤超级“航母”由我国自主研发而成。“平台淤泥固化全程在水面完成,告别了占用陆地面积的传统清淤模式,日处理量达惊人的8000立方米,比去年在梅梁湖投用的‘太湖之星’增加60%,相当于每天清理3个标准游泳池。”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介绍。未来6年内,“太湖之光”将完成超千万立方米的清淤任务,相当于为太湖“减负”近4000个标准游泳池的淤泥量。而这,只是无锡科学治太的一个缩影。
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爆发,让数百万居民陷入了供水危机,自此一场持续十几载的太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拉开帷幕。保护太湖,问题出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工业整治、河道治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经过多年实践,无锡摸索出来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太路径。
2024年太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
位于太湖上游的宜兴市是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要在这片区域内搞化工生产难度非同小可。2022年,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宜兴灵谷化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投入近2个亿,建设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零排放项目。
“当年拍板投这近2亿,同行都觉得我傻,花钱做‘亏本买卖’。但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守不好她,企业再赚钱也难长久。”回望过去,董事长谈福元坦言。
巨大的投入倒逼企业转型创新,2022年8月灵谷化工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也守住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如今,这套零排放系统让企业构建起“自产自销”的水循环体系,每天将处理后的近9000吨再生水反哺生产,深度处理后还能产出“副产品”工业盐。2024年,在尿素售价下跌的形势下,灵谷化工依然实现工业总产值超40亿元,成为宜兴经开区企业转型的标杆。“环保投入不是负担,而是竞争力,是长期收益。”谈福元说。
截至目前,无锡全市已累计建成7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4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进首批13家市级零碳工厂建设,成为全国第二个开展市级零碳工厂建设的地级市。
河湖共治 傍绿而居
江河交汇、湖湾密布的无锡坐拥河道5000多条,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随着治太的深入推进,治理工作也从太湖沿岸延伸到了河道支浜。
梁溪河是无锡境内最古老的自然河流,是沟通城区水系、京杭大运河、蠡湖和太湖的一条天然水体纽带,也是无锡人的“母亲河”。夏日傍晚,两岸汇聚不少纳凉消暑的市民。一到冬天,这里则会成为红嘴鸥们的栖息地。
无锡人的“母亲河”梁溪河 图片来源:无锡发布
然而,过去的梁溪河也曾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为了守护这条珍贵的河流,无锡将京杭大运河、梁溪河作为治水“一号”工程连续推进。如今,无锡“两河”沿岸不再被遮得严严实实,越来越多“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滨水新空间拔地而起,68处运河遗产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百宅百院”修旧如旧……目前,梁溪河全线23条主要支浜已实现美丽幸福河湖全覆盖,水质均稳定在III类及以上,成为一张展示无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名片。
持续向好的太湖水质,也打开了无锡文旅新局面。今年年初,“新质文旅・太湖揽胜”游轮之旅阔别20载后再次开启,航线自元旦启航以来,几乎班班爆满,打响了太湖水上游品牌。3月,以运河为脉的水上赏樱主题专线正式首航,串联起无锡河湖风采、春日风光。
游客乘船与红嘴鸥亲密互动
功能再造后的运河文旅产业同样活力四射。运河畔,荣氏家族遗留的面粉厂旧址化身可供市民休闲就餐的“运河汇”文化综合体;南尖公园“船舞台”历经5个月升级改造成机械折叠水幕装置,7万平方米的“无锡小呼伦贝尔”草坪让人眼前一亮;113处古建筑、老宅院涌现文化展览、创意办公等多元业态,迎来社会资本投入超20亿元;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16000多个灯组勾勒的“运河鱼灯”盛景点亮春晚主舞台,带动无锡春节假期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7%。
本月初,无锡还出台了《无锡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围绕产业、能源、基础设施3大领域推出20项具体举措,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无锡,正在加快探索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