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举行。活动现场,这座拥有2400余年连续建制史的古代城址正式揭牌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并同步加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历史序列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土城子遗址正式迈入国家级保护、研究与展示平台,融入全国性资源共享网络,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公园创新构建4大展区阐释体系,巧妙运用本地特色农作物,生动还原了历史上“四城嵌套”的城市格局,并吸引周边居民参与农耕种植,形成社区共创共建新模式。一条7.6公里的历史探秘步道,串联起10大展示节点,打造出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近年来,公园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00余场,培育出“小小讲解员”等特色品牌,惠及周边3万余名青少年学子。
活动现场,公园聘任了包括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理论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名誉副秘书长、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陈寿田等6位专家,组建起高质量的智库团队。受聘专家代表陈寿田说:“土城子遗址文化价值巨大,是研究边疆地区历史、见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史迹。挂牌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必须持续加强遗址本体保护,系统开展考古研究,积极借鉴良渚、泥河湾、三星堆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成功经验,借助专家智慧,勇于开拓创新,将和林格尔土城子打造成‘国内领先、内蒙古第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典范。”
丨来源: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于梦圆)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