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位列首位。毕竟,美食的诱惑谁能抵御得了呢?
山东这个美食大省,不仅好吃的比比皆是,而且美食的辐射力超越了“舌尖”的界限,成为文旅发展的“好搭档”。
七月底以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就飘香全省,以“一城一特色”的美食为载体,以16市轮番“打擂”为牵引,联动重点景区、星级饭店和特色民宿,推出各类优惠措施,撬动文旅消费,让夏日经济“香”当火热。
(一)
山东是鲁菜的发源地。鲁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技法精湛,以“鲜咸适口、原汁原味”著称。鲁菜主打一个“讲究”,比如原料质地优良、调味讲求咸鲜纯正,其经典菜品不仅展现了山东沿海与内陆的食材优势,更突出了齐鲁大地的文化内涵。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将16市的珍馐佳肴和盘托出,让不少经典鲁菜受到公众关注,将鲁菜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济南美食争霸让人们记住了鱼的N种吃法。比如,济南的黄焖生煎三文鱼、雪野八珍鱼头、糖醋怀抱鲤鱼,菏泽的至尊甲鱼佛跳墙、金毛狮子鱼,东营的黄河口花椒盐煎蒸海鲈鱼、济宁的飞龙在天、“满湖飘银”漂汤鱼丸,泰安的泰山麒麟豆腐鱼,临沂的金银花开富贵鱼,德州的麒麟黄金鲤鱼等等,让人们大开胃口,大开眼界。
在淄博美食争霸赛现场,人们品尝了山东各地烧烤的不同滋味:从鲁西特色牛羊肉,到胶东半岛鲜活海鲜,从豪放粗犷的大串烤肉,再到精巧雅致的小串炙烤……青岛啤酒、日照绿茶、淄博黑牛等地域元素的涌入,展现出齐鲁大地多元的烧烤食俗。
济宁美食争霸赛上的“虾”路相逢,则让人直呼“鲜掉眉毛”。鲜虾翻滚于热油之间,香气与调料交织弥漫,令人垂涎欲滴;名厨们刀起勺落,动作干净利落,演绎着舌尖上的速度与激情。从选材标准到火候掌控,从秘制酱汁到创意摆盘,每一道菜肴都既凝结着名厨们的心血与技艺,也彰显出各地在饮食创新与文化延续中的别样风采。赛场内外,热烈的氛围贯穿始终;观众席上,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二)
近几年,“美食游”成为文旅新潮流。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旅出行的受访者中,有76.8%的人会在完成商务活动之外,挤时间寻访当地美食。
“好客山东”的“好客”,正体现在款待八方游客的美食上。鲁菜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首、北方菜系的代表,承载着两千多年的饮食文化积淀。涵盖全省16个地市的美食争霸赛,给了一些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宝藏美食一个获取曝光度的舞台,将这些美食变成一个个“诱饵”,吸引更多游客从品尝美食出发,进而了解美食的历史、美食背后的城市,最终与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产生更深层的连接。
数据显示,“鱼”跃龙门美食争霸赛举办期间,仅济南融创文旅城推出的包括“yu”字在内的专项优惠产品就售卖3.15万张;“串”山越海——烧烤美食争霸赛则为承办赛事的美食城旅游区引客近5万人,当地特产好物、美食销售额四天内突破130万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饮食蕴含一方文化。当一张饼里包裹的是地域风情,一盘鱼里蒸腾的是齐鲁文化,美食就跳出了餐饮序列,成为串联起文化和旅游的经济纽带。
(三)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全国客流量前10位的省内旅游客流按照流量从大到小排序,山东排名全国第2,仅次于广东;按照省际旅游客流流出量计算,全国省际旅游客源地排名,山东居第1位;按照省际旅游客流流入量计算,山东进入全国前10名。
山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鲁菜的贡献;而这场“美食+旅游”的联动,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推动。去年,山东举办了“齐鲁美食节”“新春鲁菜节”等餐饮促消费活动,成功承办2024年“中华美食荟”活动,餐饮消费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今年3月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省餐饮收入 4680.7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增速2.4个百分点。
今年2月,山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今年将从“品牌、企业、人才、活动”等方面,推动鲁菜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餐饮消费持续向好。
为了系统地用好这张“食”尚名片,山东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将“瞬时流量”变成“常态留量”。
比如,此次举办的“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突破了市域限制,在赛事时长上实施“长线作战”,横跨夏秋两个旅游季。山东各市还因地制宜地推出促消费政策。例如,济南整合A级旅游景区、星级民宿、星级饭店等优质文旅资源,联合美团、云闪付等头部平台推出旅行券包、红包、满减券等惠民大礼包,形成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的综合效益。
一碗“山东味”,一场“味蕾游”,山东将继续发力深化文化挖掘、创新体验形式、强化数字赋能,让“美食+文旅”的新型旅游方式更具文化性和体验性,用“舌尖”到“足尖”的完美体验,满足更多游客的消费需求。(文/李振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