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指出:“丽江以旅游闻名,这里的文化、风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还有这里的建筑、小桥流水的环境,大家来了之后,都会有好的体验。”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地处金沙江流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自然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旅游资源富集县,宛如一座文旅资源的宝库,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
拉市海风光 马登科/摄
深耕壮丽山河与多彩民族文化沃土,近年来玉龙县以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转型升级为笔,绘就旅游发展新图景。从丰富多元的业态供给,到强力锻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活力枢纽”的基石;从树立乡村振兴的玉龙典范,到打造丽江旅游升级的标杆样板;从纳西文化活态传承,到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玉龙县的每一步跨越,都绘就着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画卷,书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跟随“团结花开彩云南——2025年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云南行”采访团走进玉龙县,沉浸式感受持续擦亮“融美山水城 同心腾玉龙”创建品牌的鲜活故事。
各族青少年到白沙古镇研学
游一起
在“心灵共振”中情感交融
各族同胞在充满烟火气的街头巷尾并肩前行,在热闹的民谣音乐节上随律动共舞,在手工艺作坊里切磋技艺、交换灵感……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2024年,玉龙县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2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62.4%。各族群众在此相遇、相知、相亲,情感在共同的旅程中自然流淌、深度交融,共同编织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图景。
旅游业是玉龙县发展的强劲引擎。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与游客对独特体验、深度沉浸地不断升级的渴望,玉龙县正以品质为王、创新为钥,精耕细作,持续创新旅游业态,一场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悄然发生。
白沙镇玉湖村依托独特的村落风貌和深厚的纳西族文化底蕴,通过“做一天纳西人”、深度体验传统手工艺和农事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游玩,逐渐构建起“特色马经济+创意旅拍+四大导流项目+十大非遗院落+N个旅游配套”的乡村旅游体系。
均良村的“美丽经济”
拉市镇均良村则另辟蹊径,以花为媒,打造“四季花海”景观,建设特色民宿,开发文创产品,开展农事体验活动,让“美丽经济”在田野间绽放。
拉市海景区通过持续完善软硬件设施,智慧导览系统落地、服务设施标准化改造、生态环境精细管护,聚焦打造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高品质湿地景区,让“高原明珠”拉市海绽放出更迷人的光彩。
此外,玉龙县还积极举办各类文旅活动,除了三多节、火把节、东巴文化艺术节等民族民俗节庆,还有拉市海桃花节、九河稻田鱼节、非遗文化周、雪山咖啡周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在玉龙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旅游早已超越了看山看水的表层体验,升华为一座联结心灵、跨越族别的无形桥梁。
太平村举办篝火晚会 秦文静/摄
绑火把、插鲜花、写祝福语……今年火把节期间,白沙镇木都村委会太平村举办了一场以“纳西火把节·与您共燃千年梦”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加。
“很热闹、很有节日的氛围、很有感染力,让我们释放了很多压力,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大家的欢乐,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说起这段经历,四川游客李女士激动地说。
当咖啡的香味飘荡在玉龙雪山脚下,该是怎样一幅惬意景象。不久前,首届丽江玉龙雪山咖啡活动周在白沙镇地中海国际度假区阿美泽营地举行。
“众多咖啡师参加了活动,知名品牌汇聚于此。我拍了好多照片和视频发在朋友圈,点赞量很高!”参加活动的市民黄先生说。
这场集精品咖啡展销、大师技艺展示、文化体验交流于一体的盛会,不仅吸引了众多咖啡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到玉龙游玩,还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破亿,将玉龙县与“品质生活”“时尚潮流”紧密关联,展现了丽江咖啡产业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文旅发展不仅带来了心的贴近,也带动了各族群众就业增收。许多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旅游纪念品商店、餐饮等,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此外,文旅产业的繁荣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玉龙县民族文化底蕴。
同时,围绕深度融合“增效”,玉龙县坚持以三产促一产带二产,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推动产销融合发展,推出中药材、雪桃、蓝莓等一批具有玉龙辨识度、市场美誉度的“丽江伴手礼”,支持云南白药、泽维、得一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出精品新品,让好山好水产出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将“旅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2024年,玉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1亿元,同比增长5.8%,文旅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凸显。
从传统景区的焕新蝶变,到农文旅交织的乡野秘境探索;从寓教于游的研学实践,到旅拍、露营、文化沉浸等多元场景的蓬勃生长,近年来,玉龙县积极打造星空旅游、低空经济、旅拍经济、研学基地、民谣音乐节等新业态,一个个崭新业态正从蓝图走向鲜活的现实。玉龙旅游,正以其强大的聚合力与包容性,持续推动着各民族在空间共存、经济共融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共赏、情感共鸣、精神共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
茶马古道穿越快闪
融一起
在“诗意栖居”中深化联结
盛夏的玉龙雪山下,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或漫步在蜿蜒幽静的小道,或在咖啡馆里品一杯咖啡,沉浸于慵懒的慢时光,或在美景前留下旅行的瞬间……这幅动人的景象,是玉龙县最寻常的风景。
随着旅游热度持续攀升,玉龙大街小巷人潮涌动,使得深度体验型的旅居生活悄然兴起,旅居成为追求宁静与沉浸感的旅行者的新选择。
为适应旅居发展,近些年,玉龙许多庭院被改造为长租民宿或共享院落,旅居者在此不仅能享受“慢生活”,还能真正“融一起”。“候鸟”们可以深度参与东巴造纸体验,在手工舂捣纸浆的节奏中感受古老技艺的温度;跟着纳西阿妈学习制作鸡豆凉粉,在食材的碰撞间解锁舌尖上的纳西风味;围坐在庭院中,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居者,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
拍照留念
拉市镇南尧村乘势而上,积极融入乡村旅居建设,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致力打造“云南文化旅居第一村”,让游客体验“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生活。
步入拉市镇南尧村,随处可见游客的身影。土生土长的村民李雪涛,早在2018年就敏锐抓住乡村发展机遇,率先在村里创办了颐沁合客栈,成为南尧村客栈经营的先行者。客栈环境优美舒适,主打纳西族乡村生活体验,为游客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在客栈,客人可以采摘蔬菜、亲手烹饪,享受家一般的温馨。”李雪涛介绍道,“这几年客栈生意不错,年收入稳定在20万元左右。随着拉市镇旅游配套的日益完善,来旅居的人越来越多。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深度体验纳西族文化,更能感受到当地人的淳朴与热情。”
南尧村的山间瓦舍山景度假美宿是一家原汁原味的纳西民宿,在建筑风貌上保留了传统的纳西民居特色,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将乡村美学转化为承载乡愁的活动空间,其清静、典雅的自然环境,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小住,感受这里的“慢生活”。
“我们店有一批比较稳定的老客户,也有经老顾客介绍和通过网络平台找到这里的客户,客户群体以家庭为主,一年中,会有两到三次在这里小住。”山间瓦舍山景度假美宿负责人李刚说。
各族游客共享特色美食
据统计,目前南尧村共有400多套保存完整的传统院落,其中,36户院落已列入南尧村旅居改造项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改造,最大程度保留纳西族传统建筑风貌。除了盘活闲置庭院,投资企业还将目光投放到周边闲置的湖泊、山林和荒地,打造成集徒步、露营、农耕体验、亲子研学于一体的产业布局。
同时,为了寻求突破,南尧村与云南千院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动方式,将南尧村打造成以纳西文化产业园为核心,民俗、文化、艺术、农业、健康、休闲等融为一体的文化旅居村。
云南千院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夏显勇介绍,围绕把南尧村打造成艺术文化旅居村的目标,公司会招引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来,支持他们成立工作室、民宿或公司。公司还通过互联网招商、引流对外推介南尧,吸引投资者共同打造南尧文化旅居村。
游客在白沙古镇体验铜器制作非遗工艺 马新焕/摄
以“游”为方式、“居”为核心、“融”为目的,玉龙旅居不断升温,玉湖村、木都村、均良村等传统村落成为许多旅居客寻觅乡愁的目的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玉龙县已具备打造成为理想旅居地的坚实基础。
如今,玉龙县正紧扣《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旅居丽江建设三年行动》,充分发挥政府、国企、村集体三者的作用,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对乡村旅居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乡村旅居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布局发展乡村、度假、医养、文艺、体育等旅居新业态,推进乡村旅居样板村组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旅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强在地化的植入,旅居者来到丽江,不仅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也可以体验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丰富旅居生活。同时,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扩大玉龙旅居目的地的辐射范围。
来到玉龙、爱上玉龙、扎根玉龙——“新玉龙人”来自五湖四海,因共同的热爱汇聚于此。如今,玉龙已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社区,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朋友和谐相处、亲如一家,绽放着民族交融的温暖光芒。
2025年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丽江站)比赛在玉龙举办 和涛/摄
赛一起
在“体旅融合”中情谊相系
日前,2025第四届玉龙雪山极限越野赛在玉湖村激情开赛,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选手以奔跑的形式,朝着心中的信仰出发。
赛事配备专业救援团队并严格遵循低碳环保理念,确保在保护玉龙雪山生态的同时,为选手提供最佳的竞赛体验。赛道途经高山峡谷、江河湖泊、森林草甸、茶马古道等景观,让选手在挑战自我的同时,感受玉龙雪山的壮丽风光。
“在激烈比赛之余能感受当地文化,这种设计非常贴心。”25公里组参赛选手王先生说。
2024年以来,广东、河北、江苏等省、市游泳队,福建铁人三项队,武汉江豚、北京丰台游泳俱乐部及其他游泳专业训练队纷纷前来开展集训。今年,福建、河北、广东、湖北、江苏等省份的游泳队纷纷开启旅居式集训,备战11月份即将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一位来自河北省的游泳教练坦言:“丽江市游泳馆的高原环境给我们的训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队员们在这里可以更好地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这对他们参加各类比赛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训练队和运动员的意愿和需求,我们提供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便利的同时,在运动员训练间隙,也会根据情况提供‘体育之旅’‘非遗体验’等服务。”接待过多家省、市级游泳队集训的丽江世冠体育训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广煊介绍,运动员在旅居式集训的同时,还可以游览丽江美景、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民俗风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高原的魅力。
幸福生活溢于言表
山川秀美、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生态优良……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玉龙县全力培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不断促进体育与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举办赛马大会、徒步攀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活动,不仅吸引专业运动爱好者,更让普通游客参与其中,感受运动与旅游融合的魅力,留下独特的高原记忆,为玉龙旅游增添了强劲活力,“体育+旅游”“体育+文化”成为玉龙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同时,为更好地实现体旅融合,玉龙县规划了全域产业布局,制定了健康旅游产业、健康运动产业的扶持政策,重点打造文笔海体育运动公园、东巴谷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玉龙雪山航空户外运动小镇(龙蟠极地滑翔伞飞行营地)等“体育+旅游”项目,着力办好每年一届的玉龙山径越野挑战赛,协助省、市举办格兰芬多自行车赛、高原马拉松赛、户外体育大会等,与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机构和各类运动俱乐部共建共享活力玉龙。
“我们主动对接国家、省、市教育体育部门,积极争取资金与项目,成功举办了全国桨板赛、皮划艇赛、漂流活动、越野跑比赛、山地自行车赛等一系列赛事,实现了‘月月有赛事’。”玉龙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和宏文说。
玉龙县已成为很多体育爱好者“向往的运动天堂”。许多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的旅游景区和文旅综合体,推出了一批以户外运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健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丽江千古情景区特色表演吸引各地游客
在猎鹰谷景区,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体验实弹射击项目。猎鹰谷景区占地面积3000亩,主营越野卡丁车、森林康养、房车露营等项目。依托区位优势,景区还积极推动体育、健康、研学、文化、游乐等多项目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旅新体验。
丽江雪山户外运动乐园有限公司猎鹰谷景区董事长董韬表示,猎鹰谷景区的定位是做好户外运动项目,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化、娱乐化发展。下一步,景区将开发马术运动、汽车运动、航空体育运动、房车露营大会等项目。
在丽江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依托旅游区丰富的山地、森林、峡谷和民族文化资源,游客在东巴谷不仅能远眺壮美峡谷风光,还能体验户外瑜伽、定向运动、帐篷露营、攀岩等10余项户外体育运动,尽享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当前,公司正全力推进以汽车营地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之路,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努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丽江东巴谷文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子宏文介绍。
体旅融合,它不仅是追求健康与自然的现代生活方式,更是各族群众在竞技与合作中相识相知,在欢笑与喝彩里情谊相系的重要桥梁。
如今的玉龙县,体育旅游产品体系逐渐完善,涵盖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高原训练、观星露营等领域,能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立足于此,玉龙县不断创新体育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深化“全域旅游”与“全域体育”融合发展,将赛事与“文体旅”融合项目融入景区、街区,以举办品牌体育赛事为平台,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造“体育+旅游”的新名片,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场域。
看!玉龙山水间、街巷中、活动里,正涌动着民族交融的蓬勃活力。
玉龙县,这个以旅游为引擎的超级互动平台,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朋友因热爱美景、追寻体验而汇聚。每一天,无数个相遇、相知、相亲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让旅游升华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民族融合大熔炉、百花园,让“交往交流交融”成为玉龙最动人的风景线。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玉龙县民族宗教局、丽江融媒、玉龙融媒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