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泉日报】
8月14日,阳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城区南山路街道新华东街社区,带领辖区青少年“云”游市博物馆,了解阳泉深厚的历史文化,并指导大家做非遗漆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家见过化石吗?”“阳泉的古迹有哪些?”“谁能说出咱阳泉的历史名人?”……面对提问,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阳泉市博物馆讲解员吕婷从地下文物、地上文物古迹、历史人物三个方面,带领孩子们“云”游阳泉市博物馆,找寻准确答案。在地下文物方面,孩子们了解了鹦鹉螺化石、海百合茎化石,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还有盂县金龙街战国墓及数量众多的汉墓中出土的丰富随葬文物;在地上文物古迹方面,孩子们知道了开河寺石窟、冠山天宁寺双塔等众多矗立在阳泉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人物方面,孩子们知道了元代吕思诚、清代张穆等代表性人物……“这场‘云’游,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阳泉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深厚。”参加活动的学生孟雅欣感慨道。
在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阳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不同颜色的漂漆液滴入盛水的桶中。工作人员用竹签轻拨颜料,让漆液在水面晕开,形成千变万化的纹理。孩子们屏息凝神,将印有“顺遂”“欢喜”“山海”等字样的空白宣纸扇面垂直缓慢地浸入水中,通过平入、旋转、波浪、斜入等方法,让扇面“捕捉”这些流动的色彩。最后,他们将扇子提出水面,用吸水纸将扇面多余水分吸除,一把把绚丽多彩的漆扇就做好了。“每一幅扇面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或如行云流水,或似星辰大海,或若繁花绽放,体现了漂漆技法的随机之美和东方意蕴。”参加活动的学生王晨希说。
阳泉市博物馆社教部工作人员胡艺君表示,希望通过制作非遗漆扇,将传统文化带入社区居民生活中,让青少年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非遗技艺的理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华东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春芳说,今后社区还将与多方合作,带领青少年了解和体验更多的非遗项目。
来源丨阳泉晚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