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
《中国旅游报》头版刊发
中共文山州委书记赵国良署名文章
《聚力打造“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居品牌
具象化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详情如下
↓↓↓
聚力打造“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居品牌
具象化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赵国良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文旅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发挥比较优势,深挖特色资源,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推进旅居模式、业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优,聚力打造“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文山大地的幸福实景。
旅游康养胜地——普者黑仙人洞村
发挥三七独特优势 培育旅居核心品牌
三七是享誉海内外的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参中之王”“金不换”“南国神草”等美誉。文山是三七道地产区,“文山三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山还盛产铁皮石斛、重楼、黄精等名贵中药材,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5万亩。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使文山成为疗养、慢生活的理想之地。
三七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七丹药业
文山州突出中医药康养特色,用好三七、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和民医民药资源,发挥郑保医院黄帝九针、苗心康康养保健等传统中医中药优势,开发中医养生、康复疗养、医养结合等系列产品,培育“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居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康养旅居目的地。砚山县建成全国中医院系统首家康养中心,推出“月子餐”“减脂餐”等健康食疗餐,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畅享“中医+康养+旅居”体验。广南县六郎城村将铁皮石斛产业与旅居、大健康产业相结合,开发石斛鸡、石斛馒头、石斛汁、石斛花茶等养生美食,打造“康养小镇”,颇受游客青睐,成为云南康养旅居的胜地,《人民日报》曾刊发《“康养小镇”石斛香》报道其魅力。
立足特色资源禀赋 塑造多种旅居生活
文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良,被誉为“天然氧吧”。这里的宜人风光养眼、清新空气养肺、三七中药材养生、丰富美食养胃、舒适生活养老、“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养气。同时,依托高速、高铁、机场等,可实现“快旅慢游”,旅居前景广阔。文山州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多样旅居生活。乡村旅居,依托乡村生态良好、民俗浓郁、文化厚重等优势,发展特色种养、旅居民宿、户外露营、农家餐饮等乡村产业,吸引经营主体入驻,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体验项目,打造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远离城市喧嚣的旅居客生活体验空间。广南县盘活空心村——龙华村,把荒山老林打造成龙华秘境度假村,让旅居客在乡间找到一分静谧。城镇旅居,做优做特城镇风貌圈、文化圈、美食圈、生活圈,营建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旅居新空间,增强城市的烟火气和体验感。文山市城区的里布嘎社区把乡愁美景、民族特色与现代村落融合,以“老巷子·旧时光”为主题,发展“巷子经济”,拓展旅居生活新空间。边境旅居,做好边境风情体验和红色研学文章,开发边境村寨“红色热土”等红色旅居产品。麻栗坡县依托英雄老山圣地景区,打造老寨村、平安坡村等一批红色旅居沿边特色村寨,吸引游客体验边地生活。文艺旅居,加强文创平台建设,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申报民族节活动品牌、推出特色非遗IP。富宁县依托那耶梯田打造“云上稻香·艺术家村”,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艺术家研学旅居。体育旅居,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文山品牌。2024年11月17日,普者黑景区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赛事,吸引游客4.72万人次。养老旅居,加大适老化改造和服务供给,越来越多老年人把文山当作“第二居所”。目前,全州已有旅居业态村(点)21个,今年以来接待省外旅居客8.26万人次,同比增长44.7%。
普者黑半程马拉松赛事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激发旅居发展活力
文山州通过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把先进企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和先进管理理念引进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务实开展“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扶企业”的“深、联、帮”专项行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当好“服务员”,持续深化驻企服务员、政企直通车等机制,开展“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等活动,提升文山旅居投资吸引力。着力加大旅居人才培育,出台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等激励政策,吸引“银龄医师”“艺术名家”“科教专家”“工商巨贾”等参与旅居产业发展。着力加强经营主体招引,统筹项目推荐和主体招引、落地、投运等工作,以好项目吸引市场主体投资。砚山县六掌村引进企业打造龙坝岗生态休闲旅游区,被网友称为“睡到自然醒的完美选择”。
龙坝岗生态休闲旅游区
聚焦“三创新一创优” 提升旅居服务品质
文山州以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持续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品质提升,打造丰富旅游场景,推动旅游供给的品质化、深度化、沉浸化,培育康养、露营、研学等消费热点,着力解决旅游产品业态模式单一、季节性强的问题;以服务创优守好服务质量这条生命线,用心用情解决游客所需,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氛围,让旅居客在文山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让优质服务把游客变回头客,把回头客变为旅居客。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服务平台,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攻略”“旅居指南”,发布旅居地图,向旅居客精准发送,让旅居客一键可“订”。
旅居普者黑
同时,具象化宣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居云南·好在文山”品牌,将品牌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具体产品、业态、模式和服务。
深化联农带农护农 共享旅居发展红利
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及宅基地、农房等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文山州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盘活闲置房屋及山林、土地等农村资产,因地制宜发展旅居产业,借鉴订单合同、股份合作、流转聘用、农户(村集体)直接入股经营、“市场式”“托管式”等联结模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增效。
六郎城村推动公司务工“领薪金”、资产盘活“得租金”、生产经营“挣现金”、联动发展“获奖金”、资金入股“分股金”的“五金”增收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2024年,全村实现综合收入约4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3.3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
康养秘境六郎城
文山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云南省八大旅居业态,打造“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游旅居品牌,将文山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康养旅居目的地,全省乃至全国旅游旅居者向往的“健康福地”“好在之地”,具象化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作者系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
来源:《中国旅游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