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驻马店市的版图上,驿城区蚁蜂镇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豫南大地。这片被称作“豫南小盆地”的土地,既有烽火岁月中沉淀的红色记忆,又有大自然馈赠的旖旎风光,更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发展新篇。
蚁蜂之名故事多
从驻马店市区出发,沿着328国道一路西行,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渐次融进风里,不远处的天际线被一抹黛青缓缓晕染——一座山峰正迎着视线渐渐清晰,轮廓在天光云影中若隐若现,这便是当地人时常提起的蚂蚁山。山不算巍峨,却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在晨雾暮霭中静静伫立。在蚂蚁山西南侧的温暖怀抱里,全省唯一以昆虫名字命名的乡镇——蚁蜂镇古老而富有传奇色彩。

“作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蚁蜂镇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也给美丽的蚁蜂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记者采访时,蚁蜂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新淼介绍,蚁蜂得名含义至少有4种传说:一说,蚁蜂镇自汉代起即有先民居住,古时为方圆几十里的赶集地,集镇繁华,人员密集,摩肩接踵,如蚁如蜂,故名;二说,据《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古今地名释要》(1990年版)记载:明清时期,这里叫仪封。又因仪封集镇位于蚂蚁山脚下,蚂蚁山的蚂蚁体型大如蜂类,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今蚁蜂镇;三说,民间也有说法认为,蚁蜂镇东北的蚂蚁山多黑蚂蚁和野蜜蜂,故把这两种极具团结协作精神的“小精灵”各取一字而得名“蚁蜂”;四说,相传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为争夺中原而展开大战,最后在桐柏山摆开战场。蚩尤请来的大力神神通广大,力大无穷,黄帝所派众神不能抵御,死伤无数,后从长白山请来蚂蚁神,从百花山请来蜜蜂神,二神联手,发挥群体优势,经过数以万计的轮战杀死了大力神,蚁类和蜂类的尸体在这里堆积如山,固化成体,人们称之为蚂蚁山,把蚂蚁神和蜜蜂神住过的村庄取名为蚁蜂店,蚁蜂镇也由此得名。蚂蚁山形态,从南面看像蚂蚁,从北面看像蜜蜂,成了蚁蜂镇的东大门。
英雄故事照初心
蚁蜂镇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的热血。在蚁蜂镇,庞阁村的名字总与一段段滚烫的红色记忆紧密相连。这个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的古老村落,因一处承载着革命往事的院落而更显厚重——这便是庞阁村史馆,一处让初心可触、精神可感的红色教育基地。

“这座古朴的院落曾是杨玉璞叔伯辈亲人的居所,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成为革命者的‘安全港’与‘议事厅’。”蚁蜂镇负责人告诉记者,杨玉璞正是从这片土地走出的热血青年,他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常聚集于此,在昏黄的油灯下秘密筹划革命活动,在敌人的搜捕中悄然藏身,在枪伤未愈时静心养伤。每一寸青砖灰瓦,都镌刻着他们为信仰奔走的足迹;每一方院落角落,都回荡着他们低声商议的赤诚。
为了纪念杨玉璞这位从小山村里走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确山县首任县长,庞阁村委办公地毅然迁往他处,将这座院落改建为村史馆。
如今,走进村史馆内的杨玉璞纪念室,仿佛能看见英雄当年的模样:他用过的笔墨静静陈列,磨损的旧物带着岁月的温度,墙上的照片定格着他坚毅的神情。这些无声的展品,串联起杨玉璞从乡村少年到革命战士,再到人民县长的成长轨迹,也让后辈得以触摸到那段艰苦卓绝却热血沸腾的岁月。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该镇的宋冲村有20多名优秀儿女走上了革命道路,10多人为此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冲村有人参加了抗美援朝、金门炮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
在宋冲村,若问起最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名字,“姜延斌”三个字总会被郑重提起。这位从小村落里走出的大英雄,用一生的传奇经历,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永不褪色的英雄印记。
姜延斌14岁投身革命,1938年5月在“小延安”竹沟开启革命生涯,这位传奇英雄的一生,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抗日战争中,他冲锋陷阵打日寇;隐蔽战线里,他化身地下尖兵传递情报;解放战争中,他驰骋沙场,参与解放大西南200余次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投身川北剿匪和航天基地建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枪林弹雨中,他用青春与热血诠释了“英雄”二字的分量,如今,村民们提及他,眼中仍满是敬仰。
茶余饭后,老人们总会给孩子们讲起姜延斌的战斗故事,讲他14岁参军的果敢,讲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讲他深藏功名的淡泊。那份发自内心的敬仰,早已融入村庄的血脉。
风光旖旎醉游人
除了厚重的红色底蕴,蚁蜂镇的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境内的4A级景区金顶山,被誉为“驻马店的后花园”,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蚁蜂镇最亮眼的生态名片。

走进这里,满目苍翠扑面而来,山间的清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让人瞬间忘却尘世的喧嚣。
黑龙潭的碧水是金顶山的点睛之笔,潭水幽深澄澈,仿佛一块被群山珍藏的碧玉,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面,波光粼粼间似有无数星辰在闪烁。岸边怪石嶙峋,古树参天,偶有飞鸟掠过,鸣声在山谷间回荡更显幽静。而竹林寺与云空寺则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禅意,古寺隐于密林之中,红墙黛瓦在翠绿间若隐若现,晨钟暮鼓穿越时空,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关于这些景致,当地人流传着诸多传说:有人说黑龙潭住着守护山林的龙神,每逢干旱便会行云布雨;也有人讲,竹林寺的僧人曾以佛法化解了山乡的一场瘟疫,至今寺中仍留存着当年的法器……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让金顶山的一草一木都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若说金顶山是温婉的画卷,那云梦山便是伏牛山脉赠予蚁蜂镇的雄浑诗篇。作为伏牛山脉的支脉,云梦山以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著称,清晨时分,山间云雾升腾,如仙境一般,“云梦”之名由此而来。
山间的千年板栗林是时光的见证者,粗壮的树干上布满沟壑,却依然枝繁叶茂,每到秋季,饱满的板栗挂满枝头。而“将军井”与“将军楼”则是云梦山最富传奇色彩的所在。相传,古代有位将军在此屯兵,“将军井”便是他为士兵开凿的水源,井水长年不涸,清冽甘甜,至今泽被后人;“将军楼”则是解放战争大军南下时期一位将军的指挥所,虽历经风雨侵蚀,残存的墙体仍能让人遐想到当年的威严。今天的“将军井”与“将军楼”交相辉映,诉说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的不朽传奇。

金顶山的灵秀、云梦山的传奇、蚂蚁山的古老,共同勾勒出蚁蜂镇风光旖旎的轮廓。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的深厚积淀,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特色名镇展活力
在豫南沃土的怀抱中,蚁蜂镇以“豫南小盆地”的独特地貌,悄然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这片被称作“天然宝盆”的土地,不仅承载着“中原粮仓”的厚重,更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摘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美丽中国·深呼吸小镇”等国家级荣誉,成为天中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时代的浪潮中,蚁蜂镇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近年来,当地依托“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品牌优势,将生态资源与红色底蕴巧妙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业:金顶山的葱茏、云梦山的传奇、蚂蚁山的古朴,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打卡;庞阁村史馆、宋冲村史馆、聂湾乡贤馆的英雄故事,让红色旅游成为新亮点。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在这里焕发新活力,规模化种植、特色农产品培育等项目蓬勃兴起,传统“粮仓”升级为绿色生态农业的示范窗口。
旅游业与特色文化、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多轮驱动,让蚁蜂镇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一张张国家级、省市级荣誉证书,如勋章般见证着它的成长: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创新,从民生改善到城镇建设,蚁蜂镇以稳健的步伐,书写着“特色发展”的新篇章。
从贯穿古今的古老传说和英雄传奇,到如今的绿水青山与振兴新貌,蚁蜂镇正以红色为魂、绿色为基、生态为韵,谱写科学发展的金色年华。
(高琳琳 崔娇皎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