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这样一座县城,它行政上明明隶属于内江,但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文化认同甚至方言口音,却与自贡“血脉相连”;

它就是和自贡老城区仅有一河之隔的威内江远县;
威远县地处川南腹地,辖区总面积约128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68万左右,是内江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域,常年稳居经济榜首;
打开卫星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自贡的老城区“贴”在威远的边界上,仅有一条河相隔,这种独特的地理布局,让两城居民的生活早已融为一体;
网上曾有威远网友是这样调侃的:“我们的身份证虽然是写的内江,但灵魂好像是属于自贡”!

在上世纪的时候交通还不怎么方便的时候,威远人只需花几块钱就能乘坐公交车到自贡的市中心,而如果要去内江反而要大费周折,绕行很远的路;

很多威远的朋友,从小时候开始就认为自贡才是可以依靠的“父母”,而内江更像一个远房亲戚。
当然,两地的通婚更是频繁,许多威远人的祖辈可能来自自贡,而自贡人的族谱里也会经常看到威远籍贯的人;

更关键的是,威远是自贡的重要的水源地,更是其工业发展的“能源心脏”;
自贡以盐立市,威远以煤兴县,而盐业生产离不开煤炭这种燃料;

据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年间起,威远煤炭便通过威远河水运至自贡盐场,支撑起了“川盐济楚”的辉煌,而到了抗战时期,自贡的盐场每月需要大量的燃料,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来自于威远。
如今的威远和自贡更是在建材、机械制造、化工等多项产业链形成互补;

两地的亲密关系,还有就是文化上的认同感,威远的方言更像自贡的“盐帮话”,而威远人更是从小看自贡台比内江台更清晰,就连天气预报威远人都更关心自贡会不会下雨;这所有的一切都印证了威远的居民和自贡更亲密一些;
威远虽然是以工业闻名,但是却藏着川南罕见的自然和人文奇观:
1-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穹窿古寨群

这处华夏的第一砦群,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寨堡有将近90座;

古寨共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具有易守难攻的具有军事用途的堡垒;而另一类则是用于藏兵储粮的石窟型山寨;
2-踩水消暑乐园石板河
这处由天然岩石构成以水为主题的景区,被誉为“中国最长石板河”(全长7公里左右);

景区内拥有水帘飞虹、响滩子瀑布等多处适合游客欣赏、戏水娱乐、溯溪避暑的精品景点,另外景区内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穹窿地貌(坊间有:天下穹窿看威远,威远穹窿精华在石板河的说法);
3-近代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威远煤矿遗址

位于黄荆沟的威远煤矿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缩影;

如今的这里建成了工业文化广场和陈列馆,废弃的蒸汽绞车、矿道遗址等都诉说着“黑色黄金”时代的荣光;

未来,随着“内自同城化”战略的推进,作为内江桥头堡的威远将会和自贡交通一体化、工农业及旅游业协同发展、还有医保、公交等民生共享,到时候他们将会融合得更加紧密;
文末互动话题
各位朋友你还知道哪些“跨市认同”现象呢?
欢迎分享你知道的故事~
关注山城拍客长江,带你认识更多宝藏城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