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的桂西北,东兰县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静卧于云贵高原南麓、红水河中游。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魅力,正通过文旅体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东兰县拥有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其红色文化享誉全区,有着“三地三乡一中心”的历史定位,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红七军的故乡、韦拔群的故乡、全国少数民族将军之乡,更是邓小平在广西革命的指挥中心。众多革命遗址星罗棋布,国家级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汇聚于此,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更是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而那“山青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同样亮眼,红水河在县境内蜿蜒115公里,绘就出“百里画廊”的绝美画卷,沿岸奇峰异谷、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令人沉醉的水乡田园风光,“红水河第一湾”更是喀斯特地质奇观中的翘楚,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东兰的长寿养生资源得天独厚,优良的气候、78.78%的森林覆盖率、充沛的负氧离子,使其先后荣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等称号,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之地。此外,东兰各民族创造的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如壮族的各类传统节日与舞蹈、布努瑶的独特节庆等,以及作为“中国铜鼓艺术之乡”所承载的深厚铜鼓文化,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在文旅融合方面,东兰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铜鼓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积极拓展文化深度融入旅游的渠道。一方面,优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像“伟人足迹 魁星之旅” 等线路,让游客能循着先辈的足迹感受革命精神;广西韦拔群干部学院更是成为红色研学的重要基地,与周边红色景点相互配套,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增加体验项目等,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研学旅游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注重将原生态民间铜鼓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相融合,编撰相关书籍,开辟营销专柜,建设影视剧拍摄基地,借助影视、文学等艺术形式扩大东兰的影响力,同时举办蚂拐节、“月月铜鼓会”等民俗活动,让游客亲身领略东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旅游+文化”唱响国内外,众多非遗传承基地和民俗文化节日品牌涌现,壮族“蚂虫另节”等活动吸引了多国媒体嘉宾参与,传播范围广泛。“旅游+农业”推动了田源综合体建设,多个乡村旅游区获评星级,实现了农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旅游+ 体育”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定期举办的“铜鼓杯”篮球赛等各类赛事,催生了体旅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
如今,首届广西“县BA”男子篮球联赛即将在东兰县拉开帷幕,这无疑是东兰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又一高光时刻。从国家层面来看,赛事落实了“振兴三大球”战略部署,有助于挖掘基层篮球人才,为篮球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对自治区而言,契合“2025 广西旅游年活动”要求,促进了“体育+文旅“融合,当篮球赛事的激情与东兰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铜鼓非遗等元素相遇,便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赛场内外融入的文化元素,能让观赛者全方位感受东兰魅力,助力提升城市形象。
对于东兰自身,这是绝佳机遇,作为“拔群杯”篮球赛发源地,凭借浓厚篮球氛围被选为举办地,东兰县全力以赴筹备,完善设施、整治环境、升级景区,力求以高标准、高质量服务办好赛事,进而激发全民健身热情,吸引游客,拉动消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会呈现的诸多亮点,如赠送“县BA”球衣环节,象征着篮球精神与东兰文化的深度联结,创新赛制及特色活动安排,更是让公众期待值飙升。
东兰县正沿着“红色东兰 绿色崛起”的路径稳步前行,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模式让这片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届广西“县BA”男子篮球联赛将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相信未来东兰将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更加绚丽的蝶变,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红色圣地、览山水画廊、品长寿美食、感千年鼓韵,一同见证它的独特魅力与蓬勃发展之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