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一支由33峰骆驼,3匹马,2只狗,以及30余名队员组成的队伍,自8月22日从新疆巴里坤县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北道一路东行。历经两个多月的风餐露宿,他们将驼铃声留在写在了古丝绸之路上。
东天山驼队“丝绸之路文化行”,计划用100天左右的时间,沿古丝绸之路北道重走2700余公里,最终抵达河南洛阳,沿途进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学习、宣传各地大美风光和名优农特产品、再现丝绸之路商旅驼队的场景。
此行被誉为“东天山来的骆驼队——丝绸之路文化行”不仅是一次行走,更是一场文化的接力。
11月7日立冬时节,这支驼队经武威大靖镇踏入景泰县红水古城,一路东行,每到一地都受到了沿路群众的夹道欢迎。这次跨越千年的重走丝绸古道之行,在驼队队长蒋晓亮的周密计划下,通过高科技网络传播,受到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泛。两天来,驼队沿着丝路古道途经漫水滩金水村,段家井村,三眼井古堡,毛鬼峡谷,黄崖坝和寺滩村,一路穿越戈壁荒漠和无人区,行程一百多公里,于11月9日下午顺利到达有着近500年沧桑历史的明永泰古城。
驼铃声声传古韵,当驼队沿着古老的城墙行进,来自十里八乡的景泰父老乡亲,顶着刺骨的寒风,列队迎接新疆巴里坤东天山来的的骆驼队和30多名勇士,场面空前壮观。景泰本土企业以及个体户,自发组织带着土特产,购置了红围巾,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用民间最高礼仪迎接驼队到来。驼铃与鼓声相和,东天山的远客与景泰本土乡亲握手问候,热情似火,合影留念,千年丝路在此刻续写崭新篇章。
夕阳西下,永泰古城内周家大院农家乐内,欢声笑语,饭菜飘香,特色羊肉,和尚头拉条子,烤花馍,炒扁豆等景泰本土美食摆满了餐桌;热情的农民兄弟还从几十公里外的灌区,免费为骆驼准备了苜蓿等骆驼和马匹喜食的草料,古城居民临时腾出了空地,搭建了简易圈舍供马匹和骆驼休整。再现丝路古道淳朴善良民风,让驼队成员打心底里感受到了景泰人民的热情和温暖。
日落西山,夜色渐浓。
永泰古城内人声鼎沸,篝火燃起,群众和民间组织精心布置的篝火晚会现场,《精忠报国》的音乐声和鼓点响起,当地锅庄舞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表演,篝火熊熊燃烧,驱走了初冬的寒意,欢快的歌声响彻云天,当地群众伸出双手与驼队队员手拉手翩翩起舞,古城宽阔的土地上,各族群众顿时激情四射,伴随着悠扬动听的旋律,越跳热情越高涨,此刻每一个人都忘却了忧伤,放下了烦恼,投入到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让丝路情谊在欢声笑语中升温。篝火照亮夜空,火苗映红脸庞,东天山来的驼队足迹,也在景泰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温暖的光芒。
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古城墙下一簇簇篝火渐渐熄灭,现场各民族同胞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一轮明月升起,古堡和山川,见证了这一场跨越千年的丝路文化盛宴。(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