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胡同不一“Young”
焕发文旅商新活力
老胡同弯弯,拓印着历史脉络
新店铺琳琅,构筑起文旅空间
三井胡同赏剧,砖塔胡同品茗
史家胡同寻古,赵府街尝酱香
5月10日起,北京交通广播推出系列报道
胡同不一“Young”
陪您逛遍京城最潮、最炫、最“IN”胡同
北锣鼓巷
白蜡树下的北平之秋
16
期
正值秋冬时节,北锣鼓巷中的白蜡树进入观赏期,金黄的叶片与胡同红窗灰瓦勾勒出一幅胡同秋景。在四合院中,食客们围炉煮茶,在氤氲烟火气中放慢脚步,沉浸体验“北平之秋”。
上午10点多,在北锣鼓巷中,被寒意“染黄”的白蜡树,满树叶片已转为赤金色,细小的枝条随着微风摇曳,充满了秋冬时节的韵味,引得游人们纷纷驻足欣赏。小李和小肖是一对新婚夫妻,他们特意来到北锣鼓巷自拍婚纱照,留下秋日里甜蜜的纪念。
北锣鼓巷胡同口/记者拍摄
小李和小肖自拍婚纱照/记者拍摄
小李:我觉得这里还挺好看的,就是跟我想象的差不多,挺有秋天的感觉。一直就觉得北京的秋天特别漂亮,这里比较有生活感,更日常一些,因为本身我们两个也是自拍。
小肖:这条街我们之前也过来拍过照,现在非常热闹,景色也很好,叶子都黄了之后,整体的感觉非常好。
北锣鼓巷北起安定门西大街,南至鼓楼东大街,还跟花园北巷、花园前巷、车辇店胡同相接。一路上,各式特色小店琳琅,更充满了居民生活的烟火气。
75岁的吕玉根叔叔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北锣鼓巷。如今,他常向来这的游人介绍胡同的历史和几颗白蜡树。“这棵树是60年代左右种的,人生如同树一样,也在一天天地长大和老去,落叶归根。小时候这个路面也没有这么高,最起码下去得一尺多。经过几十年的,环境比以前是越来越好。我们在住在这一块,觉得还是比较幸福的,买东西都挺方便,住房也可以。”
北锣鼓巷的白蜡树转为赤金色/记者拍摄
北锣鼓巷历史悠久,在明代属金台坊管辖,清乾隆年间划入镶黄旗驻地,沿街设八旗官员大院,更名为北锣鼓巷。2022年3月,北锣鼓巷入选首批《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成为北京历史地名保护对象。
安定门街道分司厅社区北锣鼓巷管片主任唐韵介绍,北锣鼓巷胡同的得名来源于这里曾有很多有名的铜匠和皮匠制作锣鼓,叫罗锅胡同,后来叫北锣鼓巷。这个胡同跟南锣鼓巷是对着的,也是一条比较有特色的商业街,现在主要以明清四合院和民居为主,还有一些商业特色小店。现在街道对街巷提升改造,已经进行了两三年了,主要有街巷整个环境提升治理,包括环境卫生、停车秩序微循环的处理。
在北锣鼓巷中,一处老北京四合院尤其值得秋冬时节探访,这就是具有彝族特色的民宿酒店“彝席之地”。这里曾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驻京办的驻地,后来经过改造提升,变身为综合民宿、餐饮、酒吧等综合业态的胡同新空间。
选择在这里入住的四川游客叶女士说:“之前一开始选择这里,是因为我是带我家狗狗来玩,这边是宠物友好的。他们的服务态度都很好,整体的环境也很舒服。这有四合院,风一吹白蜡叶掉下来的那种感觉,就是北平之秋,就是很有这边的特色。”
彝席之地的四合院规制/记者拍摄
“彝席之地”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原有规制和物件,创新融入了大凉山彝族元素的浮雕、图腾、纹样等装饰,还充满了现代感的设计和元素。秋冬时节,这里最火热的项目当属围炉煮茶。下午两三点,四合院的中庭里,食客三三两两围坐在炭火边煮茶谈天,炙烤之下熟透的红枣、柿子、红薯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食客们围炉煮茶/记者拍摄
彝席之地店长张维说,餐饮更多是活动或者是配套形式为主,主营项目是下午茶和酒吧,这两年围炉煮茶比较火,围炉为主要的产品,中式茶配一些法式甜品。客人来了以后喝喝茶、聊聊天,休息半天或一天,可以把生活节奏放慢,疗愈自己。民宿中的房间有12间,是以1月到12月来给房间命名,正好一个月一间。
彝席之地的餐厅和露台/记者拍摄
在“彝席之地”,食客们还能品尝到来自大凉山的彝族美食,这里也成为首都和凉山州之间互动的桥梁。张维介绍,以前只是把大凉山的特殊的食材运到北京来,但是现在根据季节再来调整。像凉山州蘑菇类的物产比较多,像松茸、松露,还有一些当地的特殊干货,比如一种叫红雪茶的苔藓,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才会生长,从居民老乡家里一点点收上来。这里其实更多的任务是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有一些北京当地的彝族的老乡朋友定期在这过彝族年,是寄托这种乡愁的地方。
在北锣鼓巷里,古耳咖啡门前和店内,游人和食客也是络绎不绝。店铺里形似圆形唱片的窗外,一眼望去就是浓缩着老胡同布满金黄的绝美秋景。这家店是日咖夜酒的经营模式,白天主打咖啡,夜晚有餐吧和酒吧,充分满足食客的味蕾。
古耳咖啡店/记者拍摄
咖啡师思宇/记者拍摄
店内的咖啡师思宇娴静内敛,但说起咖啡确是极其专业。“我们这家咖啡馆开了10年了,一直以来都没怎么去改变过,做的手冲咖啡会多一些,种类比较多,选择性多一些,其还有简单的意式咖啡。这里也有茶甜点,是我们自己甜品师在做。这10年来,品质也是一直都有保证的。这边比较安静一点,也比较舒服,客流量也是多一些的。
不同于南锣鼓巷的嘈杂热闹,北锣鼓巷更加静谧安宁,沿街的居民院落、特色餐厅、咖啡店、手作工坊等,一并映射出北平之秋的韵味。在胡同里的寻隐商店中,来自景德镇的手工瓷器摆满店面,咖啡杯、盘子、茶器,各有各的色泽与形状,先锋又实用。
店主马超和寻隐商店内的手工瓷器/记者拍摄
寻隐商店店主马超说,手工制品的优势是每一只都不一样,更有温度,不像有些工业产品千篇一律和规整。比如说,这种器物就是偏新一点的工艺,叫“苏打烧”,最近两年才开始售卖。就是在烧制过程中要加入一些苏打,然后产生一些颜色的渐变和开片效果。颜色更丰富又有传统元素,随机性更强。
北锣鼓巷中的北平之秋/记者拍摄
人们总在寻找北平之秋,但它从不隐藏自己的锋芒,就在北锣鼓巷这样的老胡同中,在白蜡树梢的金黄里,在围炉煮茶的氤氲烟火中,也在游人相机中映刻的景色里。
1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