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清凉舒适的窑洞、潺潺流淌的溪水、古木繁茂的森林、舒适宜人的气候……炎炎夏日,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前往凉爽之地避暑旅游,或择一处民宿诗意栖居,或搭一顶帐篷享受悠闲时光,就近体验“诗与远方”,激活了“凉资源”,带火了避暑游。
酷暑之下,“凉资源”变成文旅消费新场景。“天然凉”成为市民旅游热选,避暑游成了暑期文旅市场新亮点。留坝县是秦岭山中的“宝藏避暑地”,森林覆盖率达92%,夏季平均气温仅22℃。避暑纳凉、康养度假、民俗体验等方面的旅游产品,让留坝从“旅行目的地”变为游客“精神归属地”。延安市宝塔区将闲置多年的窑洞改造成民宿,打造夏季“消暑胜地”,让游客不仅能在窑洞里享受清凉,还能观看充满乡土气息的“村晚”。夏日时节,各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推动文旅市场以更丰富的形态、更深入的体验满足游客需要。有关部门在自然资源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上持续用力,打造精品化、特色化、差异化避暑旅游产品,让清凉体验更富内涵、文旅经济更加火热。
抢占夏季文旅市场,优化服务是硬核举措。拥有“贴心凉”的资源,还要有“贴心爽”的服务;打造出多姿多彩的文旅项目,更要把“花式宠客”落到实处。发展避暑经济,确保游客“吃得健康、住得安心、玩得开心”才是王道,这样才能让“网红”变“长红”、“流量”变“增量”。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全力营造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市场有热度的文旅环境,下足功夫推动“凉资源”发展为“热产业”。今年夏季,在太白县避暑、游花海、品美食的游客明显增加。
在文旅融合中擦亮“清凉一夏”的地域名片,把“一时之游”进一步发展为“一季之居”,需要久久为功,推动“凉资源”持续发力、文旅服务不断升级,将美景风光串联成线,让文旅体验更加丰富,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