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上篇刚发出去不久,
收到一粉丝的留言:下一站老峨山,
回并反问:对,你咋知道?
答:距离不远。
好像我的同路人,
这都能猜出来,
关键还准。
离开幸福古村,
幸福古村里种植的野果
时间还早得很,
因为车牌被限号了,
白天成都是回不去了,
接儿子下班得下午6点,
丹棱县的老峨山景区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拜访去处。
导航显示15.8公里,
车也不用掉头,
沿丹顺路直接前行即可。
这是一条县乡道,
路面不是很宽,
有的路段在实施病害处治(塌方),
道路也没有了那么平坦,
有了起起伏伏的线条,
山形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翻过一山坳,
满山满坡的茶树撞入眼帘,
与缀满枝头的果树相对成景,
妙不可言。
半山腰处的公路旁,
公路边上的茶文化驿站
建有一个“茶文化驿站”,
可供游客休息、
体验摘茶、制茶的不易。
拍照打卡后没再逗留,
到达老峨山景区时刚好11:30。
嗬,好大的游客中心停车场,
仿佛无声骄傲地告诉我们,
高峰时节有多少车辆曾经光顾这里。
这是一个低调的小众景区,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
距离丹棱县城只有20 公里左右的路程,
属丹霞地貌,
自然和人文景观在 11.8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交织、
相互辉映,
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景区门票人平40元,
摆渡车人平20元,
60岁老人除节假日外免费,
老峨山停车场
我和老伴只出了摆渡车的费用(这个费用必须出,太远了)。
要说驾驶员的车技好,
还得是景区开摆渡车的,
急弯、陡坡,
在他们面前好像就不存在一样,
速度不减,
油门不松,
晕晕乎乎到达山门(新山门),
登山“乐趣”才正式启动。
门口处有组织者正在开展“老峨山--五福同行徒步季”,
内容很简单,
按照点位依次打卡,
即为挑战成功,
可获奖牌一枚。
以为轻取,
结果我们经历了生理极限的严峻考验。
老峨山新大门
打卡点位是景区的精华,
也基本囊括了老峨山全程线路。
山门到第一个打卡点澄怀湖不远,
是一个长下陡坡,
道路被竹林遮蔽,
高空玻璃桥就在头顶的上方(没去体验)。
走着走着,
一汪清潭出现在视线里,
这就是澄怀湖,
湖面不大,
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山中,
滋润着山林的植物,
调节着气温的高低。
路过一岔口,
按照指示牌,
山林中的澄怀湖
我们走进了核桃沟和丛林探险谷。
这是一条漫长的攀爬,
林中寂静,
与我们同行的只有一家四口,
以为很快能到达打卡点,
结果走到气喘脚打闪,
人还在半腰上蛇行,
一路走来,
观赏了桫椤树,
邂逅“玉玺石”,
在天地石间拍照留念,
还观摩了宝子们在丛林中的探险活动,
午后的1点20来到“佛缘爱”,
去打卡点“金顶”得从这儿继续上行,
打了卡还得回到这儿来出景区,
玉玺石
两人的意见很快统一:
继续前行上金顶。
没有准备干粮,
在“驿站”买了两块“绿色心情”后又出发了。
真正的考验从此刻开始。
跨入“富贵门”,
999级台阶的祈福大道笔直地出现在眼前,
全是石梯打造,
有的地段攀爬身体必须前倾,
抬头只有蓝天白云,
不见任何建筑。
老峨山素有 “佛教入蜀第一山” 之美誉,
《丹棱县志》记载:“佛教入蜀,兴于老峨山,再传二峨山”,
“六月六” 朝山会历经 1600 余年而不衰,
成为丹棱、眉山、蒲江、雅安的区域文化盛会和非遗文化名片。
攀爬中多次想放弃,
但一想到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又互相打气、鼓励,
努力向前,
下午2点,
我们终于站在了金顶的打卡点位上,
金顶
海拔1142米。
下山的路更难,
双脚打着闪闪,
螃蟹式的走步,
互望后不禁哑然失笑。
在老峨山新大门处,
我们收获了挑战成功纪念牌,
但累、饿、困接踵而至,
在深感高估了自身体能的同时,
也重新定位了今后出门旅行应该遵循的规律。
尽管如此,
但老峨山确实值得前来拜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