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同日报社 / 大同日报
以文润城以文化人的丰饶福祉
——我市大力推进文化之城建设系列报道之文化惠民篇
“在大同游览,深切体会到这座城市底子里的厚道与大气,大同的非凡文化气度让人铭刻难忘。”“在大同,我处处感受到大同人的质朴热情,‘花样宠客’的温暖与惊喜让人特别感怀。”采访中,众多游客的由衷感慨与赞叹,展现出古都大同在传承历史文化、发展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取得的成果,不仅让大同市民备享收获感满满的文化福祉,亦让四海宾朋欣然共享共鸣。
“近年来,我市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有力推进文化遗产‘活起来’,助推文化传承和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市文物局负责人对记者说。
每逢旅游高峰期,大同人都会自觉让路于客、让景于客,古城内,外地牌照车可自由通行,并享免停车费举措,许多学校、单位都打开大门,供游客车辆免费停放。今年,我市将善化寺、纯阳宫等景点的部分围墙拆除,将其中营造的唯美园林豁然展现,与古城胜景无缝链接,游客举步即可融入历史人文与生态美景相映的古城画卷中,惊喜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体会让我特别感动,如此美好的大同让人动容。”来自天津的游客小于说。
近年来,我市多次推出面向在校学生的优惠举措,大专及以上在校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大专以下在校生持6—18岁身份证明游览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景区可享受免头道门票优惠。“在大同旅游,我不想用‘特种兵’的方式,我会让脚步慢下来,细细感受大同的美景,不仅因这里的文化厚重,更因这里的人情厚朴。”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小苏说。
在大同古城整体保护与修复过程中,前瞻性、创造性地在文物景点前开辟出文化广场,华严广场、纯阳宫广场、关帝庙广场、府文庙云路街、代王府广场以及永泰门广场、和阳门广场等,不仅为历史文物营造出恢弘的气场,更成为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天然舞台,让大同市民及四海游客随时随地驻足欣赏,享受到特别的文化福祉。《千年微笑》《昭君出塞》《金榜题名》等一批以大同历史文化为素材打造的大同地域特色文旅IP成功破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大同历史文化。
今年,我市在太平楼前和代王府西侧等地新开辟了多处绿地,碧绿的草坪,在青砖黛瓦的古城神韵映衬下,在澄澈通透的蓝天白云掩映下,极大提升古城的颜值和游人体验,让众多游人绽放笑颜,尽情感受古城独特的魅力。“这样的古城魅力,治愈力十足,让人身心浸润,完全忘却烦恼。”太原游客王东红说。
对于大同市民来说,在这座文化魅力彰显、文化活力勃兴的城市生活,更有文化如水浸润无声的体会。“基层文艺的繁荣发展,是文化惠民服务质效的生动体现,也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风向标。”市文旅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加强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通过活动支撑、体系保障、社会参与等系列举措,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群众文化精品佳作频出、文艺种子竞相发芽、百姓“民星”不断涌现,呈现出一幅各美其美、全民乐享的城市文化好风景。
我市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文化引领、创新体验、业态融合理念,全市文化场馆众多活动亮点频现。在市文化馆,数字长廊、海洋世界、书法体验机、国画体验机、VR太空舱、自助唱·朗读亭等各个场馆,多媒体数字创新技术、数字应用场景以新奇和科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在非遗展馆,体现大同厚重文化传承的壁画复刻、多层剪纸、康氏绢人、鸽哨、煤雕、泥塑等艺术品,让人们在沉浸式欣赏中流连忘返。
大同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现,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传承性日益凸显。“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添彩。”市文化馆负责人说,要进一步用好群众文化阵地,把艺术融入生活,做足文化惠民文章,推进民间表演艺术精品的挖掘和传承,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文艺类别融合到群众文化活动中,让传承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岁月记忆,让文化成为城市动人风景。
多元供给,让群众文化阵地“燃”起来。近年来,我市以“全覆盖、育品牌、出精品”为主线,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依托市图书馆平台优势,全市建成31个图书馆分馆,其中社区分馆18个,“城市书房”13个;深入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公共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完成“免费送戏下乡”千余场,开展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活动逾万场。
我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不间断”的思路,建立起“自上而下,按需定制”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持续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广场舞大赛、秧歌舞大赛、戏曲票友大赛、锣鼓大赛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火热开展;社区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毽球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热力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全市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大同,正以从容自信的姿态展现古都文化风华,厚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丰饶的文化给养中,培育出鲜活绽放的文化惠民之花,书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城市文化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