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宜昌市当阳市河溶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2e33405095934152a4bd83f33b8320ab~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938714&x-signature=En5WYMDtTueLjWmPsAscgTMFLnc%3D)
河溶镇,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地处当阳市东南部,东与荆门市掇刀区和沙洋县相邻,东南与荆州市荆州区接壤,南与草埠湖镇相连,西与坝陵街道、两河镇隔漳河相望,北与清溪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221.5平方千米。
东晋前,河溶是枝江北境边界上的一个小镇,叫乌扶邑。1987年9月,撤区并乡,重新组建河溶镇。2001年3月,官垱乡并入河溶镇。截至2020年6月,河溶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河溶集镇兴隆街2号。
历史沿革
东晋前,河溶是枝江北境边界上的一个小镇,叫乌扶邑。
东晋隆安年间(397年—401年),划归当阳。
明末清初,有巡检司驻此,后改设县佐。
民国初,设团防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联保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置河溶镇公所,直属县府。
1949年,设河溶区。
1951年9月,撤销河溶区,设河溶镇。
1955年2月,增设河溶区。
1958年10月,撤销区镇建制。
1961年4月,恢复区镇建制。
1975年1月,河溶区改为河溶公社。
1984年,恢复河溶区。
1985年9月,河溶区和河溶镇合并。
1987年9月,撤区并乡,重新组建河溶镇。
2001年3月,官垱乡并入河溶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河溶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过街楼、前合、民合、前华、民耀、前程、建国、郭家场、民新、星火、赵湖、观基、前英、前进、红联、红胜、红日、红明、丁场、官垱;下设16个居民小组、12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河溶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过街楼社区、星火村、赵湖村、观基寺村、前英村、前进村、前合村、前华村、郭家场村、前程村、民新村、建国村、民合村、民耀村、红联村、红胜村、红日村、红明村、丁场村、官垱村,镇人民政府驻河溶集镇兴隆街2号。
![[湖北 宜昌市当阳市河溶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d7886b589fe47e095da8038e14e43bd~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938714&x-signature=Tn0JQmm8VwyCyDjyS7Ty5E%2Br5x8%3D)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溶镇地处当阳市东南部,东与荆门市掇刀区和沙洋县相邻,东南与荆州市荆州区接壤,南与草埠湖镇相连,西与坝陵街道、两河镇隔漳河相望,北与清溪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22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河溶镇地处漳东丘陵区,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境内最高点三星山位于前华村,海拔110米;最低点肖家湾位于星火村,海拔45米。
自然资源
2011年,河溶镇有耕地面积10.3万亩,可利用林地面积4万亩。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河溶镇有公路57条,总长205千米。其中有汉宜公路、高溶公路两条省县道过境公路,长30千米,距荆门市13千米。
![[湖北 宜昌市当阳市河溶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127b7179f0848ec92592bf833028ada~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938714&x-signature=jEkDSODedFUDEP83z5ut%2BRLWJ%2BY%3D)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河溶镇因初名溶市、合溶得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