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李志坚
妻子六十岁生日那天,我们正随旅行团住在瑞士琉森。依照老家习俗,这个日子定要摆酒设宴款待亲友。虽身在异国,这传统也不能省却,傍晚便邀了同团的几位旅伴共进晚餐。
下榻的酒店里只有西餐厅,索性就地取材,尝顿西餐。侍者递来的菜单上竟有中文标注,仔细看去,尽是各式汉堡。我素来信奉一分价钱一分货,今日破例奢侈一回,点了份三十五瑞士法郎的牛肉汉堡。不过片刻,餐点便上桌了,分量实在,众人都吃得心满意足。正回味着唇齿间的醇香,忽然灵光一现——这不正是陕西的肉夹馍么?只不过把猪肉换作了牛排。中餐的智慧,又何止于肉夹馍呢!
在巴黎参观完圣母院后,暮色已浓。导游领着大伙儿去尝土耳其烤肉。窄巷深深,据说是中世纪留下来的街区。食肆林立,烤肉的焦香在空气中缠绵,食客摩肩接踵。我好不容易花九欧元买得一份烤肉卷配饮料,因着赶时间,三两口便吞了下去。满口余香中忽然醒悟,这分明是故乡宣平的卷饼啊!宣平人端午必食此物,在浙江各地也常见它的踪影。差别在于土耳其烤肉卷个头更大,馅料几乎全是肉,而宣平卷饼除了肉,还裹着各色蔬菜、豆腐丝、粉丝和煎蛋丝。宣平小吃的精妙,又岂是卷饼能道尽的?
中餐的精妙早已举世公认。这趟欧洲之行,中餐馆在异乡的生根发芽,更让我们感慨万千。
巴黎酒店楼下有间规模不小的中餐馆。那日我们推门而入已是晚上十点,店里正准备打烊。接待的温州姑娘听我们夸赞“温州人就是厉害”,抿嘴一笑:“打工的。”旁边坐着位外国友人,一直含笑望着我们,原以为是店主,直到厨师端出四盒打包好的盖浇饭,看他自行提走,才恍然——原来他们也好这一口。
旅行团在奥瑞边境的奥地利小镇安排了一顿中餐。玻璃柜里陈列着十五六样炒好的菜肴。用餐时,眼见不同肤色的食客络绎不绝,可见这中式味道已在当地扎下了根。
奥地利蒂罗尔州藏在阿尔卑斯山的河谷间,全州人口不过六十余万,恰似江南的一个县。在首府因斯布鲁克用餐时得知,这般规模的地方竟有七八十家中餐馆,网点的密度令人惊叹。
再好的味道,也要靠人传播。就像宣平小吃,馄饨、豆腐丸、芋饺、千层糕、油饼样样别具特色,绝不逊于声名在外的沙县小吃。可它们的足迹大多止步于武义县城,金华市区尚有一席之地,再远便难觅踪影。究其根源,既是宣平人口本就不多,也因乡里能干人多选择了相对轻松的超商行业。反观与宣平一水之隔的丽水、温州,虽山水相似,闯荡世界的胆识与眼界却大不相同。这趟旅途所遇的中餐馆,有福建人、温州人经营,但最多的还是青田人。要说中餐在欧洲的发扬光大,青田人当居首功。
曾见一份资料:青田县的阜山乡深藏群山,1978年才通公路。2005年全乡常住人口10551人,同期华侨已达7951人,几乎遍布欧洲,其中意大利3871人,西班牙2091人。而今整个青田县常住人口五十余万,华侨竟有38.1万之众。在欧洲每进一家中餐馆,问起老板籍贯,若答是浙江人,再追问是否青田,多半会看到他们含笑点头。
在因斯布鲁克市中心的中餐馆里,我们与店主夫妇闲话。他们来自青田山区,1995年先到维也纳,从打工做起,后来自己创业,来到此地开餐馆已是第十五个年头。问及为何远渡重洋,答得朴实:“家里穷啊。”想象在举目无亲的异国,租下一方店面,用日夜守候慢慢培育市场,这是何等不易。真要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生命的韧性。对他们用双手改写命运的奋斗,我们献上最深的敬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