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七贤祠,继续从古城西大街往东行游。
这条街比南北大街明显要有“气势”。
西大街的正中,立着一块“进士坊”。聊城水上古城的“进士坊”是古城内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它不仅仅是一座牌坊,更是一座承载着聊城深厚科举文化与历史荣耀的纪念碑。
这是一座纪念性的历史牌坊,用以表彰和纪念聊城历代考取进士的学子。聊城(古称东昌府)历史悠久,文风鼎盛,是著名的“运河古都”。在明清两代,借助京杭大运河漕运之利,聊城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也随之高度发展,出现了“科目鼎盛、贤士辈出”的局面。据史料记载,仅明清时期,聊城就出了数百名进士,更有“父子状元”、“兄弟进士”等佳话。为了彰显地方文风,激励后学,当地建立了这座“进士坊”。它将众多进士的姓名和功名镌刻于坊上,集中展示了聊城在科举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是聊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实物见证。这座牌坊象征着 “学而优则仕” 的儒家传统,是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至高荣誉。它矗立在古城中心,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里曾有的文脉传承与无上荣光。
聊城水上古城的进士坊,不仅仅是一座牌坊建筑,它是聊城科举文化的结晶,是古代学子金榜题名的荣耀象征,也是今日我们了解聊城辉煌历史的一扇窗口。当漫步古城路过此地时,不妨驻足片刻,感受那份穿越数百年的书香与荣光。
沿着古城西大街游览,明显感觉这里的民居建筑更加整齐划一一些,不知原古城就是如此,还是重建时的新规划。
这里沿街面的房子也和南北大街有所不同。
明显的要“阔气”一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