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山区茶马花街,夜间经济正成为推动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作为街区夜间消费的关键节点,花千筑温泉酒店通过深度在地化运营,成功将酒店从单一的住宿空间转型为串联街区服务与游客体验的“连接器”,为西山区打造特色街区、提升过夜游客留存率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图源:“茶马花街”微信公众号
深度融合在地资源
打造夜间文旅体验新入口
图源:赢商网云南站
花千筑温泉酒店创始人张林认为:“作为街区的一份子,酒店不该是孤立的住宿空间,而是串联起街区服务与游客需求的小纽带。”为此,酒店打破传统酒店运营模式,将云南民族手工艺、自然景观与街区业态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西山特色的夜间体验产品。
南藤云竹博物馆 图源:赢商网云南站
酒店与街区内的南藤云竹博物馆合作推出“住宿+手工艺夜课”套餐,住客可凭房卡参与竹编、布艺等非遗体验,配合草本茶饮与轻食,形成“做、品、赏”一体化的文化消费场景;创新推出“花街早餐券”,引导住客清晨走入街区品尝地道米线、牛肉面,延伸消费动线。在硬件场景营造上,酒店以西山景观为底色,客房与泡池区融入民族元素与山水意境,使游客在入住期间自然沉浸于“西山夜话、滇池夜韵”的氛围中,强化在地感知与停留意愿。
构建街区协同机制
形成“住宿+夜间消费”服务闭环
为提升游客从“逛街区”到“住下来”的转化率,花千筑温泉酒店推动建立酒店与街区商户的协同服务机制。酒店大堂设立“花街服务预约台”,住客可一站式预约手作体验、茶艺表演、特色餐饮等夜间活动,有效延伸游客停留时长、激发消费潜力。
花街老茶馆 图源:赢商网云南站
同时,街区商户设置“酒店体验推荐角”,顾客凭消费凭证可享房型升级或温泉折扣,形成“街区引流—酒店承接—服务反哺”的闭环。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的连贯性,也增强了街区商户之间的黏性,共同打造“可逛、可玩、可住”的夜经济生态。
精细运营拉平客流波动
以特色服务提升过夜吸引力
图源:“茶马花街”微信公众号
面对旅游淡旺季差异,花千筑温泉酒店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持续增强过夜吸引力。酒店围绕西山“夜观星海·晨迎日出”的自然资源,推出定制化服务套餐,如凌虚阁日出接送、滇池观鸥专线、围炉煮茶夜话等,丰富游客夜间与清晨的休闲选择。针对家庭客群,酒店设置儿童乐园与连通套房,以细节服务提升入住体验与复游率。创始人张林强调:“只有让游客感受到不同于白天的西山韵味,才能让他们愿意留下来,从‘半日游’转向‘过夜游’。”
整合资源推动升级
助力西山旅居品牌建设
在运营实践中,创始人张林敏锐锚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的文旅核心——不止是“住下来”,更是“沉浸式感受在地生活”,于是将花千筑的单体运营经验与云南旅居生态深度结合,发起“品质度假”主题沙龙,汇聚行业专家、文旅从业者拆解云南旅居的消费需求,既从行业层面聚焦“轻量化在地体验”、“无断点服务衔接”等议题,又从自身层面分享花千筑如何通过“一间房”链接在地资源的实操细节,尝试通过沙龙聚合资源,为西山区构建“夜经济+特色街区+品质住宿”融合发展体系提供落地参考。
四年来,花千筑温泉酒店证明:文旅项目内的小单体酒店,只要找准“服务衔接者+资源整合者”的双重定位,就能突破“单纯住宿”的局限,成为内外部生态的重要一环,成为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山区商务和促进局也将持续助力此类创新实践,推动更多街区与住宿业态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具有西山特色的夜经济品牌与旅居目的地。
昆明西山发布
来源:西山区商投局 碧鸡街道
编辑:张曼 陶红
编审:康碧姝 赵正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