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霖、赵磊图文,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2025年11月18日摘编《扬州新闻》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11月16日,吃过早饭,住在仪征市区西园路的谢峰,穿好骑行服、戴上头盔、眼镜、袖套,骑着公路自行车出了门。退休后,他加入了仪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每天都要骑行一两个小时,几乎骑遍了仪征各个角落。

尽管已进入冬季,扬州却依旧被浓烈的秋意包裹着。小巷深处、公园角落,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栾树叶、橙色的法桐叶……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层林尽染,正是户外骑行的好时节。去骑行,成为不少人亲近自然的新方式。连日来的多个周末,记者采访发现,扬州城市乡村处处可见骑行者的身影,骑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11月16日,吃过早饭,住在仪征市区西园路的谢峰,穿好骑行服、戴上头盔、眼镜、袖套,骑着公路自行车出了门。退休后,他加入了仪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每天都要骑行一两个小时,几乎走遍了仪征各个角落。谢峰笑着说,刚退休时,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坚持骑行5年,现在身体“倍儿棒”,精神头也足。

“简简单单82公里,又解锁一个新的骑行胜地。”11月16日下午,仪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杨凯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骑行轨迹图,收获不少点赞。“我们这次选了一条被命名为‘千年扬子·心仪之城’的骑游线路线,从仪征城区出发,沿途有秋色斑斓的枣林湾、碧波荡漾的登月湖、连绵起伏的白羊山、江上盐都十二圩和‘天然氧吧’龙山森林公园,风景特别好。”他说。
杨凯和小伙伴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体验的这条休闲骑游线路是仪征市文体旅局今年6月发布的6条生态骑行线路之一,主打看“丘陵起伏、山水相依”的仪征美景。途经枣林湾旅游度假区、月塘镇、刘集镇、新城镇、江苏省仪征经济开发区、青山镇等,全长82公里,骑行过程中能在丘陵腹地找寻人间烟火的踪迹,能在十里长堤感受江风吹拂的清爽。

立冬过后,秋意并未褪去,层林尽染的斑斓景色凭借“迟来的醉美”成为市民心仪的户外之选。越来越多的人和谢峰、杨凯一样选择骑行,开启一场城市探索之旅。进入11月以来,仪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已组织数十次集体骑行活动,足迹遍布仪征、南京六合、江都区、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七河八岛景区及环太湖骑行线路,累计吸引近200人次参与。
记者翻阅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现,社交平台上涌现大量共享单车搭配秋景为主题的打卡攻略,共享单车与市民相互映衬,被定格出一幅幅秋日大片,街头巷尾变成了时尚秀场。
“骑行热”也带火了骑行消费市场。记者走访了位于仪征市人民路的捷安特骑行装备售卖店,该店负责人陈国华表示,近期门店的销售量与之前相比有较大增长,以公路骑行为代表的护目镜、头盔、骑行水壶等户外相关装备热卖,消费者的运动边界向着轻量泛户外持续延伸,并表现出人群年轻化、装备专业化等趋势。
作为一名15年的资深骑友,陈国华道出骑行热潮背后的原因:“仪征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沿着绿道骑行,山、林、城、湖、河的美景尽收眼底,既能强身健体,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此外,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遍布街巷,慢行交通设施日趋完善,让骑行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滨江小城,仪征拥有得天独厚的骑行资源。近年来,仪征市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美丽仪征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8月,仪征市提前完成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重点工程,累计投资3.455亿元,构建起源头防控、过程治理、末端减污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2024年,PM2.5浓度均值降至29.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2.5%,首次实现双达标;4个高质量发展考核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优Ⅱ比例75%,居扬州市第一。
此外,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对绿色出行的重视与支持等,无疑是“骑行热”的催化剂。仪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邹霞介绍,目前,仪征许多乡村、公园已建成骑行绿道。仪征市区大部分干道均隔离出骑行道,贯穿东西的解放东路、解放西路成为城市通勤最便捷的骑行通道。龙山森林公园、红旗河滨水体育公园、五一公园内的骑行步道,也是骑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