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坪区以文旅融合创新为抓手,依托优质生态与深厚文化资源,推动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六合丝绸博览园等园区提质增效,聚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旅品牌,全力构建“文化为魂、生态为基、品牌为核”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今年9月,高坪区嘉陵江凤仪湾旅游度假区成功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作为高坪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凤仪湾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创新的业态布局,成为展现高坪文旅活力与魅力的重要窗口。
回溯2017年项目启动之初,凤仪湾旅游度假区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芜的沿江滩涂,土地利用率低,农业发展受限。多年来,园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持续推进“活水织网”工程,通过退塘还湿、疏浚清淤、水岸修复,完成了1200亩水系梳理、200万平方米花木栽植,如今的湿地内,58种鸟类、62种鱼类在此栖息繁衍,每到冬季上万只候鸟齐聚,形成“飞鸟翔集、鱼跃浅滩”的生态盛景,成为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典范。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消费热潮,正是凤仪湾文旅活力的生动注脚。5万人次的游客量同比增加20%以上,300万营收实现了30%的同比增长,一串串亮眼数据背后,是其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与业态布局的持续升级。今年,凤仪湾旅游度假区再添创新活力,全新推出水陆空三栖体验项目,并持续深耕研学赛道,凭借独特的教育资源与创新模式,成功入选2025年全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文旅体验。这座集生态观光、研学实践、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正成为川东北文旅的新地标,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日,在六合丝绸博览园,前来观赏银杏的游客络绎不绝。“一边看丝绸是怎么织出来的,一边赏着漫天银杏,工业底蕴混着自然美景,真的太好拍、太好逛了!”游客李雨菡笑着说道。
和凤仪湾旅游度假区不同,六合丝绸博览园既是园区,也是生产线,曾获得很多荣誉。作为丝绸之路的源点,六合丝厂在1915年生产的金鹿牌生丝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曾有全国最大规模缫丝车间,缫丝女工2000人。据六合丝绸博览园工作人员青晓宇介绍,目前六合丝厂还有300多名工人在岗生产丝绸。
近年来,六合丝厂秉持“工、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理念,以丝绸文化为核心,以厂区历史建筑设施为载体,以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为突破口,创新构建“文化展示+体验互动+产业延伸”模式,通过还原传统织造工艺、展示丝绸产业发展史、开设手作体验课程,让游客在触摸丝绸文化脉络的同时,感受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的创新融合。此外,园区还结合南充丝绸文化以及六合丝厂的百年厂史打造完成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丝绸魅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园区接待游客4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4000余万元。
未来,随着“文旅+”多元业态的持续深耕,高坪区必将以更鲜活的场景、更深厚的底蕴,成为天府旅游名县提质升级的标杆,让“文化为魂、生态为基”的发展理念绽放更持久的魅力。
全媒体记者 唐艺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