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是地域特色的生动体现。峄城作为千年古县,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独特。为深入探寻峄城地名中蕴藏的文化根脉,让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特推出“老峄县故事开讲啦”之“地名里的峄城”,每期了解一个峄城地名。循着一个个地名的脉络,挖掘其背后的沿革变迁、名人故事、非遗物产与时代风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地名的故事,品味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底蕴,让属于峄城的记忆与文脉代代相传。
静谧的村落依山而立
青砖灰瓦间流淌着六百年的光阴
明成祖的深情传说在这里代代相传
封土巍峨,松柏苍翠
守陵人的血脉在此生根
娘娘坟村位于榴园镇西北部山区
总面积2.1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0.42平方千米
全村有102户,366人
明永乐年间
王姓迁此建村,因村西北有权妃墓
俗称娘娘坟,村以此得名
后诸姓相继迁入仍沿用原村名
现有王、刘、种、陈四姓氏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
权妃即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
永乐八年
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漠北
权妃侍帝北行
因积劳成疾薨于临城(今薛城)
后葬于峄县境地白茅山前

权妃墓遗址

权妃墓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高约8米,底周长60余米
依“左狮右象,二龙戏珠”风水布局
墓区东方的
狮山(又名马头山)
与墓地西方的象山
双峰遥相对峙,悬崖绝壁,怪石峥嵘
俨如两个守陵的卫士
墓区北方背靠白茅山(又名凤凰山)
山体圆峻,秀峰端庄
山泉的流水,分化成东西两支小溪
围绕着权妃墓宛如护陵的龙蛇
到墓前的不远处
两支溪流融合在一起南下
进而汇成一片平湖

狮山

象山
权妃墓东南数十米有一株老槐曲干虬枝
向北探身似瞻望故妃,故称 “望妃槐”
槐下立碑镌刻的 “东山狮子西山象” 的民谣
世代传唱至今
权妃墓南二三里,有一个土岗
面积约500平方米,名字叫作幡古堆
相传因在权妃葬礼时插幡而得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考古专家在土岗上采集了
石斧、鼎足、兽骨、黑陶、灰陶残片等文物
认定此处当属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
1980年权妃墓列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见证了中韩两国的深厚友谊
2019年5月21日
韩国企业家走进峄城项目对接恳谈会举行
首尔市原副市长崔在范等嘉宾应邀出席
此次恳谈搭建了促进合作的平台
双方企业达成合作签约后
在权妃墓旁共同种下了中韩友谊林

中韩友谊林
1957年4月,娘娘坟水库建成
这座水库位于村南500米
属峄城跃进河支流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25平方千米
总库容41.2万立方米
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
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等组成
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等
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库
依山峦、临水库而建的云深处飞行小镇
是一处国家级飞行营地
这里滑翔伞翱翔天际,热气球点缀晴空
草坪热气球音乐节、低空旅游论坛轮番上演
2023 年入选山东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娘娘坟水库波光粼粼,与小镇景致相融
成为游客休闲、村民休憩的生态胜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
娘娘坟村锚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主动融入冠世榴园旅游与石榴产业发展格局
规模化扩种石榴百余亩
盆景艺术、石榴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
特色产业筑基,文旅融合赋能
先后承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训班
全省滑翔伞锦标赛、冠世榴园欢乐季
“榴筑梦” 露营市集音乐会等各类活动
让红彤彤的石榴
成为村庄最亮眼的 “致富名片”

积极推动“美丽乡村” 建设
紧扣石榴产业发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
持续推进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提升
以及现代化社区建设
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先后被评定为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如今
娘娘坟村正以明代陵寝的厚重历史
石榴产业的蓬勃生机
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
用新时代的耕耘
让六百年的传说生生不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