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珲春口岸,中俄双语问候交织耳畔,刚入境的俄罗斯游客正有序通关。自今年9月15日对俄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持有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可免签在华停留30天,珲春这个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的“东北亚十字路口”迎来跨境旅游热潮。政策红利叠加全链条服务优化,让俄罗斯游客的足迹从珲春、延吉延伸至敦化、龙井等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正成为中俄文旅交融的核心枢纽。
免签政策打通了跨境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在珲春口岸入境大厅,刚办完手续的俄罗斯商人亚历山大难掩兴奋:“以前办签证要提前准备材料,还得担心审批进度,现在谈生意、逛景点随时能来。”
更高效的是,珲春“一站式”口岸入境游综合服务窗口将临时驾驶许可、车辆保险等流程压缩至15分钟,为自驾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景区服务的精准升级,让异国之旅更温馨舒适。在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刚兑换完货币的俄罗斯游客玛林娜正对着双语导览图规划路线:“去年来还得找导游换钱,现在游客中心就能兑换,标识牌也有俄语,太方便了。”据悉,该景区从去年7月2日正式开通外币兑换业务,并提供多语种服务,确保国际游客能够无障碍沟通,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
而在珲春哇斯托克欢乐岛主题乐园,浓郁的中俄文化交融气息成为最独特的吸引力。这里不仅有融合了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城堡式游乐设施,还能欣赏到中俄演员联袂演绎的民族歌舞秀,从俄罗斯的踢踏舞到中国的东北秧歌,精彩表演轮番上演。“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乐园里同时体验两种文化,太奇妙了。”来自莫斯科的安德烈笑着说,“下次要带孩子一起来,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种特别体验。”
商铺的主动应变让消费体验愈发无障碍。延吉西市场内,朝鲜族特产店老板赵金哲向两位俄罗斯游客介绍明太鱼干的吃法:“这个可以泡软了凉拌,也能烤着吃,保质期6个月,带回去给家人当伴手礼正好。”店里的货架上摆着烤鱼片、辣白菜、朝鲜族民俗饰品等,每款商品都贴有中俄双语价签,他手机里还存着常用的俄语销售话术和翻译软件。
“免签政策实施后,每天都能接待俄罗斯旅行团,上个月销售额涨了不少。”赵金哲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我还专门学习了基础俄语,能跟游客直接沟通,他们买得放心,我也卖得开心。”
在珲春俄罗斯商品街,超市老板崔峰则有更细致的准备:“奶茶价目表、卫生间指示牌全换成了三国文字,俄罗斯游客最爱买小家电和服装,就算有重量限制也总想多带点。”
深度体验与高性价比让延边成为“网红目的地”。游客叶卡捷琳娜带着女儿在延吉恐龙王国游玩,她算了笔账:“4天3晚的行程,人均花销比在俄罗斯国内旅游还便宜。”
延边远东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炜发现,今年从珲春口岸入境的外国游客不再局限于在珲春游玩,而是走向整个延边,其中文化体验类景区很受青睐。
从口岸的高效通关到景区的贴心服务,从商铺的灵活应变到全域的支付升级,免签政策架起的不仅是跨越国界的出行桥梁,更是连接民心的文化纽带。如今走在延边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中俄游客并肩拍照、交流互动的场景,他们在北国秋韵里正以最自然的状态书写着中俄民间友好的文旅故事。(本报记者 程俣薇)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