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的到来,也是东北候鸟前往南方气候暖和的地方迁徙的重要时节。与北方天寒地冻不同的是,西双版纳温暖如春。一度时期,有人对东北人颇有微词。在此,说说我接触的东北人印象。
一是,年轻的东北中介小伙,八O后,他开车从早上九点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带我看了四个楼盘。他过去在煤矿担任技术员,算是年轻一代东北人,脱离体制首先在海南卖房,由于适应不了海口冬季的阴冷潮湿,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版纳,喜欢上这里的气候和空气,并和当地一个彝族姑娘结婚生子。他在版纳已有八九年,说话的口音,已经听不出东北特征,但东北人的豪放是刻在骨子里的。跑了大半天,比较辛苦,眼看到了中午,他提议在我旅居地吃自助餐,我打开手机准备扫码支付,他坚决不干,并抢着付款,没有一点假打。
二是,贴膜和卖火龙果的东北中年人。经简短交谈,他们过来避寒,并顺便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属于东北人的中生代。由于手机有点小问题,贴膜的中年人非常乐意的给我调了下,并咨询了下问题原因,本想支付点费用,他说小问题,不用给钱。看到火龙果还比较好,问了下中年东北人,他说十块钱三斤,是自然成熟的,比较甜,于是便捡了三个,一过称,十一块多,中年人又换了一个小点的,共十块零几毛钱,他说零钱就不收了。他们并不斤斤计较,非常豪爽。
三是,买鸡蛋和卖早餐的老年东北大妈。在农贸市场鸡蛋摊前,一个老年的东北大妈在问价,版纳的鸡蛋比较便宜,一元一个,她问有没有优惠,商贩说买三十个送一个,大妈说送少了,于是便离开了。我去东北大妈开的早餐店,吃了一碗白米稀饭,外加一根油条,取了一小碟咸菜,收费五元五角,我问价,她说咸菜收费五角。当地人,以及浙江、四川等地人开的早餐店,咸菜是不收费的。东北大妈一分一厘都比较讲究,显得比较抠,我理解,是他们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下岗,过惯了苦日子,知道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冲沙的艰辛,能省一点是一点,因而把钱看得比较重。这可能是有的人误解东北人的重要原因。
一叶知秋,总体来说东北人还是好样的。没有大量涌入的东北人,也没有版纳的繁荣。因此,版纳应该感谢东北人。
![人在旅途:我在版纳接触的东北人印象小记](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ea3fbb9011744d9986a5513a8bbc5209~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46532&x-signature=6TlzTCjMelwhgWED2zhhTMC68Ng%3D)
![人在旅途:我在版纳接触的东北人印象小记](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ezhpy3drpa/6b216246d572464faa4b8f9693dc9e9c~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46532&x-signature=5YgTpcORr1Yjcwdlq6C1ThtrAMw%3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