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24年包头的文化市场,“繁荣”“惊喜”“够味”等词汇都不能表达百姓的精神“饱腹感”,包头市第26届新年音乐会、“北疆之春”交响音乐会、悦动黄河音乐会、“乐动鹿城”系列——博物馆、图书馆、暑期儿童音乐会;围绕黄河风情园和固阳秦长城景区,重点打造的《包头韵·黄河情》《包头韵·长城情》等沉浸互动式实景演出,以及在黄河观凌周期间沉浸式交互实景演出《一觉醒来我在100年前走西口》等等,让百姓不仅领略了“阳春白雪”的魅力,更陶醉于“下里巴人”的欢愉中。
2024年包头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文化重点项目建设,统筹中央、自治区、包头市三级资金16651.34万元,推动打造文化高地、丰富消费业态,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举办多样化的惠民文化活动,助力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确保演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提升演出品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速北方音乐之城愿景的实现。支持文化馆消防改造、图书购置及场馆运行、社会科学普及等项目,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
支持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助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包头文学馆,创新、拓展城市的文化空间;支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鲁迅文学院包头教学实践点建设;推动《鹿鸣》杂志办刊及新媒体平台制作和推广,持续扩大《鹿鸣》杂志影响,塑造品牌提升质量,推动打造北方文学之都落地落实。
2024年,市财政局争取上级文化旅游与传媒专项资金11964.34万元,为文旅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支持打造精品文旅产业项目,支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升级、黄河湿地度假区、赛汗塔拉星空露营游、南海一号营地、西湾村乡村旅游、春坤山智慧旅游等精品文旅项目,以激发消费潜力,扩大并引导文旅消费。推进东河区留宝窑子村乡村旅游及生态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惠民服务,丰富文旅业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演艺赋能文化新发展,支持梦幻旅游剧《丝路传奇》、“问鼎九原 梦回秦汉”九原区横竖街夜间沉浸式系列演出;推动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话剧《蒙藏学校》创作排演,乌兰牧骑重点剧目主题晚会创作排演,二人台艺术节暨沿黄省区地方戏展演,将演艺项目作为实现“以旅塑文、以旅彰文”的黏合剂,让演艺赋能文旅新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扎实推进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实事求是、强化保护、讲求效益”原则,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成立普查队伍、开展业务培训,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支持昆都仑召的防雷工程、萨拉齐关帝庙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五当召二期防雷、壁画保护前期研究等项目,有助于文化遗产的细致保护和科学管理,确保了文物的长期安全与传承;支持西部非遗美食博览会举办、东达沟村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建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培训等;支持包头博物馆历史陈列厅的改造升级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馆的布展项目,助力包头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敕勒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充分发挥其文化阵地作用,推动北方博物馆之城的建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永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