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雪道、冰场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成人冰车受到年轻人青睐
奥林匹克公园大雪人成为打卡“网红”
“冷资源”蕴藏文旅“热效应”。
2025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包头市着力激发消费潜能,要“围绕分众化、大众化服务需求,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体验,努力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上形成一批支撑点”。
开年的这个冬季,包头在冰雪经济上持续发力,城市中心、公园河岸,以冰雪运动、旅游文化为卖点打造的冰雪世界吸引市民走到室外,在冰雪中尽情撒欢,体验“冷资源”释放的“热动力”。
打造包头冰雪四地奇遇之旅
大雪人、200米长的冰滑梯、各种各样的冰车……春节期间,走进奥林匹克公园冰雪欢乐会,顾不上来时的寒冷,一下子就被这些让人跃跃欲试的游乐项目吸引,迫不及待地冲进冰雪世界中,尽情释放多巴胺。
让人找回童年快乐的不止奥林匹克公园冰雪欢乐会,今年冬天,包头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冰雪大世界、包头乐园梦幻冰雪王国、小白河冰雪欢乐季,以及昆河公园的冰雪世界、天下黄河第一村的冰雪乐园等等,从城市的中心到火爆的旅游景区,皑皑白雪与晶莹剔透的冰块打造出来的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冰雪乐园,不仅吸引了广大包头游客,春节期间更是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正月初三,从郑州来包头过年的程先生一家四口被姐姐安排去赛汗塔拉冰雪大世界游玩,第一次看到如此大规模的银色世界,程先生和孩子们“玩得根本停不下来”。他激动地说,一直觉得好玩的冰雪世界一定在东北和新疆这些著名的冬季旅游城市,没想到包头的冬季冰雪游开展得这么好,很多冰雪游乐项目设计得安全有趣,适合各种年龄段的消费者,回去前,他还想再去一趟奥林匹克公园冰雪欢乐会和小白河冰雪欢乐季,在冰雪娱乐中,深度领略一下包头的人文风光和自然风光。
记者从包头文旅集团了解到,为了抓住短暂的冬季旅游黄金期,今年文旅集团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了四处冰雪乐园,打造了“包头冬日狂欢游之冰雪四地奇遇之旅”,并先后在1月中下旬全面开放。
包头文旅集团奥林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丽丽介绍:“包头虽然是北方城市,但是我们可以开发的冰雪季不过两个月左右,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包头现有的优势资源利用好,今年包头文旅集团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同时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奥林匹克公园、包头乐园、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了四处冰雪童话世界,每一处都特色明显,精彩纷呈,不仅是冰雪的天地,更是欢乐与梦想交织的奇妙之所。今年虽然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建设,但是整体设计上,无论游客想追求浪漫、热爱运动,还是渴望欢乐、钟情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冰雪之旅。”
冰雪“冷资源”加速释放文旅“热效应”
多处冰雪世界,虽“独立成篇”又串联起了包头重要的城市旅游景点,构成了一幅全景冰雪风景图。正因如此,包头的这个冬季,因为这些“冷资源”产生的文旅“热效应”,让蛇年春节热辣滚烫。
记者了解到,奥林匹克公园冰雪欢乐会开园之后,就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特别是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期间,入园总流量达到了2.1万人,销售额为54万元;赛汗塔拉冰雪大世界在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0.58万人次,营业额完成28万元;包头乐园梦幻冰雪王国春节期间入园人数约7000人,营业收入达到16万元;小白河冰雪欢乐季春节期间累计收入31135元,吸引游客约2800人。
“春节期间,包头文旅集团四个区域共计人流量3.7万人次,营业额100余万元。数字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仅仅是10天的收入,足见包头人在冰雪消费上的热情。另外,今年包头精心打造的冰雪世界,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出了包头人家门口的冰雪运动娱乐的消费习惯,培养了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冬季运动的习惯,对于包头未来冰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丁丽丽说。
青山区文旅局文旅股股长李琛见证了奥林匹克公园冰雪欢乐会的招商引资工作,她说,冬季虽寒,冰雪蕴藏的“冷资源”却能催生不容小觑的“热效应”。从北国的“冰雪奇缘”到南方的“滑雪新潮流”,从冰雪运动到冰雪旅游,“冰雪热潮”蔓延全国,擦亮多地冰雪旅游“金名片”。眼下的包头,就是要抓住这股热潮,加速冰雪“冷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带动包头的住宿业、服务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李琛还说,包头本土的冰雪资源比较丰富,比如这次高效利用起来的奥林匹克公园的6.4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小白河、黄河、赛汗塔拉唯美的自然环境,再经过精心打造的冰车场、雪圈场、动力场地、雪地摩托场地、狩猎射箭场地、公社大食堂等区域,让游客一边欣赏包头的壮丽景色,一边参与到趣味十足的冰雪活动中,获得感满满。
“青山文旅还将冰雪之旅与北方兵器城有机组合,春节期间,青山区景区游客接待量3.7万人次,营业收入70余万元。北方兵器城和奥林匹克公园冰雪欢乐会,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一个充满了欢乐与激情,二者相辅相成,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集文化、趣味、欢乐于一体的春节盛宴,让大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李琛说。
“流量”变“能量”“网红”变“长红”
2025年春节期间,包头市文旅市场迎来火热开局。据初步统计,春节假期,包头市预计接待游客314.30万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21.93亿元。
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冰雪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何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今年冬季,包头市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通过这些冰雪旅游场景的打造把“冷资源”全方位融入经济发展浪潮,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竞争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让“流量”变“能量”,使“网红”变“长红”,热“雪”沸腾之下,每一片雪花都见证着冰雪经济的“热”力无限。
近期,包头市人民政府民意调查中心就冰雪运动在包头的发展开展了专题调查。
调查显示,八成居民个人单次参与冰雪运动的平均花费超过百元。参与过冰雪运动的受访居民中,24.4%表示花费100元以下,38.7%表示花费100-300元,22.4%花费301-500元,9.0%花费501-1000元,5.6%花费1000元及以上。在消费项目方面,门票是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消费项目,占比高达81.9%。其次为运动装备(46.0%)、餐饮(38.8%)和交通(38.0%),其他消费项目依次为娱乐休闲项目(26.4%)、住宿(21.8%)、购物(如当地特产、文创产品等)(18.0%)和培训(13.8%)。
丁丽丽说,冰雪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等显著特点。对于包头而言,要想发展冰雪经济,一定要有精准的策划和精心的打造,完成本土优质资源与国内冰雪产业运营顶尖团队的牵手,将冰雪之旅与民俗文化、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推进冰雪产业融合与多元化发展,拓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发展空间。完善设施与优化配套服务,提升冰雪运动参与体验,夯实冰雪运动发展基础,让“冷资源”释放“热动力”,进一步激发我市消费新动能。
记者短评
“冷资源”点燃经济“热引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冰雪经济。曾经让人足不出户的冰天雪地,如今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包头这座北方之城,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只有巧借“冬”风,充分利用独特的冰雪资源和优势,深入打造“花式过冬”,开启梦幻般的冰雪奇缘之旅等“冰雪赛道”,才能高效推进冰雪经济加快发展,才能让白雪换白银。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策划:郝晨莺;记者:赵永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