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道龙赵小荣游记《 一笔祥龙行天下 》(一三五) 织金洞 :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的洞天奇遇
踏云逐翠入黔西,溶洞深藏天地奇。当无双道龙的墨色披风掠过毕节的群山,祥瑞红凤的朱红羽翼轻拂织金的晨雾,这座被誉为“中国溶洞之王”的世界地质公园,正以亿万年铸就的岩溶奇观,等候一场龙凤与自然的对话。景区17.39平方千米的疆域内,四层洞体如大地的年轮,12.1千米的勘察长度中,迎宾厅的开阔、塔林宫的肃穆、灵霄殿的恢宏依次铺展,70余万平方米的洞腔里,钟乳石与石笋在灯光下流转着玉髓般的光泽,仿佛天然雕琢的宫殿群落。
“造化钟神秀,溶洞藏乾坤。”无双道龙驻足迎宾厅,指尖轻触洞壁上凹凸不平的溶痕,那是地下水千万年溶蚀的印记。厅内“日月同辉”景观尤为夺目,一块巨大的石笋如擎天柱般矗立,顶端的碳酸钙结晶在灯光下折射出金银双色光芒,恰似日月交辉的幻境。祥瑞红凤翩然落在石笋旁,朱喙轻啄石缝中渗出的水珠,清脆的声响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引来游人们的轻声惊叹。
七律·观织金洞迎宾厅
黔西藏洞隐仙踪,万载溶岩造化功。
石笋凌云撑日月,玉珠滴露润苍穹。
龙临厅内风云聚,凤落阶前瑞气融。
莫道人间无胜境,此中天地自玲珑。
穿过迎宾厅的石门,塔林宫的景象令人屏息。数百根石笋错落有致,高者逾十余米,矮者仅及腰际,表面的褶皱如塔身的雕纹,顶端的石花似塔尖的宝刹,俨然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佛国。无双道龙执起随身携带的毛笔,在虚空之中比划着塔林的轮廓,感慨道:“这般鬼斧神工,堪比敦煌壁画中的极乐世界。”祥瑞红凤则绕着一根酷似“孔雀开屏”的石笋盘旋,羽翼掠过之处,石笋表面的晶霜折射出七彩光晕,与洞顶垂下的钟乳石相映成趣。
七律·赏塔林宫奇观
塔林林立入云端,疑是西天佛国迁。
石笋凝霜雕玉柱,钟乳垂露挂金帘。
龙吟暗合千峰韵,凤舞轻摇百宝幡。
欲问仙境何处有,织金洞内可参禅。
前行至灵霄殿,洞腔豁然开阔,最宽跨度达175米,相对高差150米,仰望洞顶,钟乳石如繁星密布,灯光亮起时,竟似夜空璀璨的银河。殿中央的“玉皇大帝”石笋端坐高台,身披钙化形成的“龙袍”,神态威严,两侧的“文武百官”石笋排列整齐,栩栩如生。无双道龙抚掌大笑:“此等气势,不愧‘灵霄殿’之名,若非亲见,竟不知地下有此壮阔。”祥瑞红凤则落在“玉皇大帝”石笋旁的“凤凰台”上,朱红羽翼与石台上的红色碳酸钙结晶交相辉映,仿佛凤凰涅槃重生。
七律·叹灵霄殿壮阔
洞开千丈接苍穹,钟乳垂悬似玉虹。
玉帝高坐云端上,群臣肃立殿庭中。
龙巡四野山河壮,凤栖三台瑞气浓。
谁谓地下无仙境,织金洞内胜天宫。
沿石阶下行,便进入了“十万大山”大厅,这里的石笋与石幔层层叠叠,形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灯光下,“山峰”的阴影交错,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并肩漫步在“山间小道”上,脚下的石路被游人磨得光滑,两侧的“树木”则是形态各异的石笋,有的如松涛阵阵,有的如竹影婆娑。“这般景致,若配上笔墨,定能画出一幅绝世山水。”无双道龙望着眼前的“群山”,眼中闪过一丝创作的冲动。祥瑞红凤则轻啄石缝中的苔藓,轻声应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般景致,本就是自然的杰作。”
七律·游十万大山大厅
千峰万壑入眸来,石笋嶙峋若画开。
翠柏苍松凝玉骨,流泉飞瀑化银苔。
龙行险径寻幽趣,凤踏平芜赏异材。
莫道人间无胜景,织金洞内有蓬莱。
行至望山湖,一汪碧水映入眼帘,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洞顶的钟乳石与灯光,形成了“水下天宫”的奇观。无双道龙俯身凝视湖面,水中的倒影与实景交织,竟让人分不清虚实。祥瑞红凤则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倒影中的“凤凰”随涟漪晃动,仿佛在水中起舞。“此湖虽小,却藏着天地的倒影。”无双道龙感慨道,“正如人生,看似平凡的表象下,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深邃。”
七律·赏望山湖倒影
一湖碧水映苍穹,钟乳楼台倒影中。
石笋凌云凝玉露,莲花出水沐清风。
龙窥水底藏仙境,凤戏波心起彩虹。
欲把此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同。
穿过南天门,便来到了雪香宫,这里的石笋与石幔皆呈白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细细的晶霜,仿佛冬日的雪景。洞壁上的“雪花石”如漫天飞雪,“冰柱”如玉树琼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让人恍如置身北国雪原。无双道龙伸出手掌,接住一滴从“冰柱”上滴落的水珠,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这般晶莹剔透,竟似白玉雕琢而成。”祥瑞红凤则落在一根“雪莲花”石笋上,朱红羽翼与白色的石笋形成鲜明对比,宛如雪原上绽放的红梅。
七律·品雪香宫雅韵
雪香宫内雪漫漫,石笋凝霜玉色寒。
冰柱凌云撑碧汉,琼花漫舞落尘寰。
龙游雪地寻诗韵,凤立琼枝赏画栏。
莫道南方无雪景,织金洞内有奇观。
银雨宫的景象则更为梦幻,洞顶的钟乳石不断滴落水珠,水珠落在地面的石笋上,溅起细碎的水花,灯光下,水花如银雨纷飞,故名“银雨宫”。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站在观景台上,看着“银雨”纷飞的景象,耳畔是水珠滴落的清脆声响,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般景致,若配上一曲古筝,定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祥瑞红凤轻声说道,朱喙轻啄,竟模仿出古筝的音色。无双道龙则笑道:“凤音本就是天籁,何须再配琴弦。”
七律·醉银雨宫仙境
银雨纷飞落九天,钟乳垂露滴清涟。
石笋凝珠如白玉,水花溅起似银烟。
龙听泉韵心神醉,凤赏珠光意兴绵。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观。
当行至天都广场时,无双道龙望着眼前开阔的洞腔,心中的创作冲动再也按捺不住。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铺展开二米四长的宣纸,对围观的游人们说道:“今日游织金洞,见天地奇观,心有所感,愿书‘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以贺龙凤呈祥,国泰民安。”话音刚落,游人们便围了上来,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无双道龙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手腕转动间,一条气势磅礴的“反八拖尾龙”在宣纸上跃然纸上。龙身蜿蜒盘旋,龙首昂扬向上,拖尾如流云般舒展,一笔呵成,一气呵成。围观的游人们见状,纷纷鼓掌叫好,有人高声喊道:“好一条神龙!不愧是无双道龙!”还有人说道:“这龙字写得太有气势了,简直像活的一样!”
七律·观无双道龙书龙字
笔走龙蛇气势雄,墨痕飞洒映天红。
反八拖尾藏玄机,一笔挥成贯太空。
游客围观齐喝彩,众人惊叹赞神工。
愿凭此字祈祥瑞,国泰民安岁岁丰。
“这龙字不仅写得好,更藏着对祖国的祝福啊!”一位白发老者感慨道,“龙凤呈祥,国泰民安,这正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无双道龙闻言,拱手说道:“老先生所言极是,我书此龙字,便是希望龙佑华夏,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祥瑞红凤则落在宣纸上,朱喙轻啄龙字的尾部,仿佛在为神龙点睛。
七律·赞龙字寓意深
龙字恢弘寓意深,笔锋如剑破尘心。
反八拖尾承天意,一笔挥成顺民心。
凤落纸间添瑞气,人围场外起清音。
愿随龙凤同祈福,华夏山河永秀林。
“没想到在织金洞内能见到如此精彩的书法表演,真是不虚此行!”一位年轻女子说道,她的手机屏幕上正播放着无双道龙书写龙字的视频。“这龙字不仅好看,更有纪念意义,我要把它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另一位游客说道,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七律·感游客热情
洞内生辉聚客群,龙书妙笔动人心。
快门声响留佳影,笑语声高破洞深。
凤舞引来千众赏,墨香飘起满厅馨。
织金今日添佳话,从此声名天下闻。
“无双道龙先生,能否为我签个名?”一位小朋友挤到前排,手中拿着一本笔记本。无双道龙见状,笑着接过笔记本,提笔写下“龙凤呈祥”四个大字,并落款“无双道龙”。“谢谢龙先生!”小朋友高兴地说道,蹦蹦跳跳地回到了父母身边。
七律·赠小朋友签名
稚子殷勤索墨痕,龙书四字赠童真。
凤栖身旁添童趣,人围场外乐津津。
愿此签名藏好运,盼他长大报国恩。
织金洞内传佳话,龙凤同佑少年人。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织金洞的出口洒进洞内,为这座地下宫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无双道龙收起笔墨,与祥瑞红凤并肩站在出口处,回望这座亿万年铸就的岩溶奇观,心中感慨万千。他转身对围观的游人们说道:“织金洞的奇观,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华夏大地的瑰宝。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自然遗产,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让龙凤呈祥的祝福,传遍华夏大地。”
近体诗·别织金洞
织金洞内景无穷,龙舞凤吟入画中。
墨洒长卷祈祥瑞,客归千里忆仙宫。
岩溶亿载凝奇秀,华夏千年沐惠风。
愿此江山常锦绣,国泰民安岁岁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