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雅安印象
八十年代,即1980年代;雅安,不是说今天的雅安市,也不是那个时候的雅安地区,而是说雅安城,当时还是雅安县,后来变成了小雅安市,即今天的雨城区。
记得参加工作到地区局报到的时候,到雅安时已是傍晚,就赶上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夏雨,我们一行只好冒着雨到地区局里报到,在地区局里等待分配到县局(当时还称之为“站”,与局同级)的几天里,几乎天天和雨日相伴,这时才知道雅安素有“雨城”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那时的雅安城不大,城区街道主要集中在青衣江南岸,没有啥高楼大厦,一般都是些二三层的砖混结构的房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建筑较旧,多为砖瓦房,很具西康风情。街上人来人往,商气不错。
今天的四川农业大学那时还不叫大学,还只是叫“四川农学院”,规模小,专业少。比当时的中专学校大不了多少。
那时雅安城里的面食不错,记忆中有一家“北方水饺”,味道很好,份量足,价格也不贵。
那时每次到雅安出差回去时总要买上一只油淋鸭子带回去,应当说这是当时雅安的特色美食,很香,吃起来入口化渣,吃了还想得吃,可能跟当时的鸭子有关,吃粮食长大的鸭子肉质紧实,不像后来的“速成鸭”。
说到雅安城里美食,那当然还得是当时的“砂锅雅鱼”,豆腐等配菜清炖雅鱼,算得上雅安的名菜,就是价格不菲,好像一份要花几元,那时我等工资低,舍不得去“奢侈”,后来有一次本系统一位学长兼同事办招得吃了一回,果然味道非常地鲜美。
那时雅安城里游玩的去处不多,有一处电影院叫“雅安电影院”,算得上雅安地标性建筑,去那里看过几次电影。还有一处剧院叫“华兴剧场”,在华兴街,路过时看见过招牌。平时到了雅安最多的活动就是逛街,有时到烈士陵园逛逛,还到清衣江里坐过一回木船,从南岸坐到北岸。
那时的雅安只有一个长途汽车站,在清衣江大桥的北端,旁边不远处有一个“交通旅馆”,在那里住过两次。每次到雅安不像现在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得起早,早上六点多钟得到县城车站乘车,从大渡河流城翻泥巴山翻山越岭紧赶慢赶到清衣江流域,中午在泗坪打个尖,顺利的时候下午三、四点钟才到得了雅安。从雅安回家的时候也一样,也要起个早,也是在泗坪打个尖,然后回到家也是下午三、四点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