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需要这个奖?因为咱们吃够了亏
去“网红景点”打卡,踩过坑没有,失望过没有,愤怒过没有?
或许,我们好多人都踩过了、失望过了、愤怒过了,现在已经趋于平静了,因为现在的景点似乎都在同质化,甚至现在一提到古镇,心里想的是不是都是些臭豆腐和义乌小商品集中地?
跟想象中的青山绿水、小乔泛舟,是不是相差很远,
那么,我们到底还能不能找到心灵栖息地?
慕名而去,失望而归。
当“网红滤镜”成为旅行最大的坑,一场由专家和普通人共同参与的文旅评选,正准备终结这种尴尬,“徐霞客青云志中国文旅卓越大奖”或许将彻底改变这个局面。
28位专家+万名大众,重新定义中国好文旅
那么这个奖厉害在什么地方?
或许就是评委了吧,因为这个奖项不是所谓“专家”说了算,也不是什么家庭群里发个链接给我投一票,而是让28位各领域大咖+10000名神秘游客+全球志愿推广者一起说了算。
这样的好处就是既专业,也要实
这个奖最特别的是它的评选方式——不玩虚的。
看看这个专家评审团的阵容,音乐家滕矢初、文化学者于丹、张颐武,艺术家谭晶、侯勇、巩汉林等28人,或许他们可以根据自己这么多年的见闻,从文化底蕴、艺术价值、规划合理性等专业角度把关。
创新评选:既要专业,也要真实
当然,专家怎么可能说了就算了,
我们网友怎么办?
所以评委会同时也邀请,10000名普通游客将以“神秘客”身份实地体验,他们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结果。
比如,美食体验怎么样,价格怎么样,酒店干净不干净,景区服务怎么样、性价比高不高,这样的体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千上万的网友真实体验,形成最真实的感受,再推荐给大家,这样是不是更具可信性。
或许还有人还在疑问,这个奖如此“劳民伤财”,他的意义在哪里?
想想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
某古镇打着“非遗”旗号,里面全是义乌小商品;
某民宿照片美如画,实际墙角有霉斑、热水时有时无;
某文化景点除了几个仿古建筑,再无内涵可言。
很多“景点”几乎是孤立的存在,既没有历史底蕴的兜底,也没有其他配套设施留住游客,那么这些景点是用来干嘛?
此刻,这个奖就是要找出那些真正值得去的地方,把它们捧红。
看看评委的阵容
学者负责挖文化,防止项目“没灵魂”;
艺术家关注体验感,让旅行不止是拍照;
奥运冠军王丽萍会留意运动设施和安全;
法学家支振峰盯着服务规范和维护游客权益。
这种跨界组合确保评选不留死角,从文化内涵到厕所干净与否都有人管。
最最厉害的地方还是,这次获奖的地方不只得到一块牌子。
明年5月颁奖后,它们将登上亚洲国际文旅展会的舞台,面对60多个国家的旅行商和游客。
这意味着,我们评选出的好山好水、特色民宿、非遗村落,将有机会成为亚洲游客的旅行目的地。以后不是我们总羡慕别人的旅游做得好,而是别人来学我们怎么做文旅。
现在,“2026中国酒店类评选”已经启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可以自信地告诉外国朋友:“去这些地方吧,都是大咖和百万游客共同选出来的,准没错!”
徐霞客当年独自探寻中华美景,如今我们千万人在一起,正在共同绘制一份靠谱的中国旅行地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