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携程发布由超3亿大数据支撑的“2026中国100必打卡目的地榜”,延吉市连续三年上榜。
这份荣誉背后,是市场给出的有力印证:今年1—10月,延吉市累计接待游客达1001.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旅游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2亿元,同比增长7%。
在文旅市场百舸争流的当下,延吉这座“县域小舟”为何能够乘风启航?又为何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化定力与时代张力的同频共振
蝉衫麟带的民族服饰,朱唇粉面的旅拍公主,青瓦白墙的传统建筑……凭借独一无二的朝鲜族特色、易于体验和分享的社交感、符合沉浸式消费诉求等特点,“当一日朝鲜族公主”在2023年火爆全网。天南地北的潜在消费群体藉此认识延吉、了解延吉、走进延吉,延吉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流量”旅游目的地。
一时的“流量”靠契机、靠营销、靠扶持,长久的“留量”凭资源、凭文化、凭底蕴。
朝鲜族服饰旅拍是特色民俗文化的外化表现,也是文化符号和文旅融合的媒介。游客以此为窗口,感知到延吉的生态、民俗、冰雪、温泉、非遗、美食等富集多元的文旅资源。而延吉的可贵之处不仅是将旅游发展植根于这些本土优势,保持“文化定力”,更在于将文旅“活”起来,与现下市场的情绪需求和审美趣味产生“时代张力”,从而实现供求共振。
如何平衡这份定力与张力?延吉的做法是把真实性、独特性和多选择性的文旅供给转化为对游客深层、长期和不可复制的吸引力。享生态,可以“坐看云起时”,在海兰明珠塔参加林海之中的音乐派对,纵享多感官盛宴;品民俗,可以“美风映良俗”,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体验工艺制作,切身感受各族群众源远流长的生产生活智慧;游城市,可以“往事越千年”,在延边博物馆触摸历史沧桑纹路,倾听时代发展故事;玩冰雪,可以“纷纷雪积身”,在延吉冰雪欢乐谷乘雪圈“高空飞舞”,拥有冰雪童话故事中的同款魔法……在潮涌中找准自我的“定”与“变”,让延吉在一众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拥有了强大的辨识度和持久的话题度。
业态焕新与主客共享的相得益彰
文旅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常变常新。延吉深谙“吐故纳新”之理,并未在初代的网红流量中故步自封,而是以持续性、系统性、全域性的业态焕新与场景升级作为驱动力,实现城市品质提升与旅游体验优化的相得益彰。
今年年初,海兰明珠塔作为我州重点推出的新项目之一,秉持“一塔连山海,文旅共潮生”的核心理念,填补了延边高空观光体验的空白。该塔集文化、观光、休闲、餐饮、科普、极限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开业即“顶流”,6天接待游客近3.5万人。
今年夏季,悦海方舟游船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为延吉市水岸文旅增添了新业态。白天,游客乘船行于碧波之上,既能消暑纳凉,又能领略“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的良好生态,感受“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的诗意氛围;夜晚,游客顺流而下,以独特的“水域”视角,欣赏光影交织、流光溢彩的城市亮化景观,以及变幻多姿、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沉浸式体验城市的浪漫与活力。
此外,延吉市还创新启动了消暑夜游季,为市民游客打造了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全新“夜”态,通过“夜游一座桥”“夜游一条河”“夜游一座山”“夜游一条路”“夜观一场赛”5条精品夜游路线,推出滨河云廊、“布尔星畔·浪漫之旅”项目等新地标,让文化可感、让活力可触、让幸福可见,诠释着“有一种生活叫延吉”的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延吉通过此番全局性的夜游规划,将“景区打卡”扩展为“生活方式体验”,为市民游客打造了兼具感染力与观赏性的沉浸化、跨界化、社交化文旅盛宴,成功将游客的停留时间拉长,将消费场景延伸至整个城市空间,极大地释放了旅游经济的潜能。
服务精度与消费政策的齐头并进
旅游的本质是综合性体验行为。延吉把游客体验摆在核心位置,通过构建服务精度与消费政策齐头并进的宠客之道和现代化旅游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口碑与产业效益的双赢。
“精而益求其精,备而益求其备”,延吉不断提质基础设施,抢占文旅市场,惠及赴延旅客,设置“共享小屋”,为游客提供歇脚、饮水、避雨、充电等服务;免费开放停车位,为自驾游旅客提供方便;增派环卫工人,对市区街道进行全天候保洁;在热门景点配备志愿者,时刻关注游客们的动态与需求,让游客充分感受延吉高质、有效、暖心的待客之道。
不仅是这些人性化的细节关怀,延吉的可贵之处更在于统筹性的治理智慧。建立涵盖在线预订支付、旅游信息发布、游客体验优化等内容的线上旅游服务平台“延吉行”;构建起涵盖市场秩序、食品安全、价格诚信的常态化、网格化监管体系,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消费环境;提前协调安排人员队伍,实现精准的交通疏导与资源调度……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体验得到全方位提升。
今年延吉朝阳川机场临时关闭期间,为保障广大游客来延旅程吸引力不减、便捷度不降、体验感更优,我州准备各类“红包”约2885万元,重点发放来延迎客红包和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券红包。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在延吉西站设置了引导服务窗口,为入延游客提供“红包”政策解读、材料指引、云闪付操作辅助及文旅资源推介等服务,以诚意弥补遗憾、以服务传递温暖,让每一份“迎客红包”精准“送达”,让每一位入延游客带着温暖开启延边之旅。
一个个尊重旅客感受的举措,一件件共情旅客需求的实事,一处处体贴旅客想法的设施广受好评,也让更多人认可、喜爱热情好客的延边。城市投之以桃,旅客报之以李,形成了“你”帮“我”拥有更好旅游体验,“我”助“你”吸引更多潜在用户的良性循环。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可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真正的“必打卡”之地,定然是如延吉这般能够给予游客独特文化认同、沉浸式场景体验和深度情感连接的所在。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盖永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