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旅居云南”正在成为云南旅游的升级版,在这一全新转变中,越来越多的旅居者发现,昆明很好在。
昆明的城市很美,乡村很美,历史文化、风物气候和生活方式,也受到很多人喜爱。旅行者们在追求更高程度的休闲中,爱上昆明,旅居昆明。
以下,就是我们找到的旅居者的昆明故事……
史帝夫接受昆明信息港“2024云南网络名人说”采访。资料图片
“会泽,我来了!”“曲靖,我来了!”自媒体账号“昆明老外史帝夫”的当家主播史帝夫,近年来以类似的开场白,和他的搭档武靖几乎走遍了昆明,走遍了云南。他们幽默风趣、活力满满的节目受到人们喜欢,各地不断邀约他们去寻访遗迹,欢度节庆,品尝美食……史帝夫,不知不觉间成了当红主播,也成了旅居昆明多年的“老外”,他在昆滇活出了自己,找到了快乐。
“在美国的时候,我超级想昆明”
史帝夫原名Steve,来自英国伦敦。他最早于2002年就到过云南,谈起这段往事,他说:“我第一次离开昆明后,是回的美国。我是英国人,但是我回的美国。在美国的时候,我超级想昆明,想昆明的人,昆明的天气,昆明的生活,还有中国的文化,所以我就又回来了。”
史帝夫在云南美景中留影。武靖/摄
那段时间,史帝夫总是回昆明住上一个月,然后离开,再来再离开,“有一次我回来的时候,就决定不再离开了。那是10年以前,所以现在我已经旅居昆明10年了。”
史帝夫的母亲和两个弟弟都在伦敦,两个弟弟都有孩子了,他说,有时候自己也很想念他们,好在现在网络方便,他们可以经常通过网络视频见面、聊天。谈及中国和英国的不同,他说,两个国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中英两国文化都很长,城市都很漂亮,中国人很勤奋,英国人也一样,两个国家有区别,但区别不是很大。
此外,英国人特别喜欢足球,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学习踢球。史帝夫说,他没有看过云南玉昆队的比赛,但他知道云南有一个足球队,如果有机会,他会去现场看他们比赛。
“我总是说我从英国伦敦西山区乐居村来,那边有太多有特色的事情,但是我们的食物,也就是吃的,非常糟糕。你们的美食吸引我,比如在云南,你们有特别多的水果,而在英国,我们就有苹果,没有别的。而且你们特别喜欢吃辣的东西,在英国没有辣的东西。你们喜欢吃饭,我们喜欢吃土豆。我觉得你们的食物超级有意思,非常好吃,你们的米线啊,火锅啊,都是不一样的食物。而在英国,吃的太少了。”谈起自己最终下定决心留在昆明,史帝夫找出一串理由。
史帝夫在会泽清和园品尝稀豆粉,面前摆着血豆腐等当地特色美食。武靖/摄
他还说,云南的文化,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超级有意思,他一有时间,就可以去很多不同的地方,认识不一样的少数民族,跟他们聊天,看他们的生活怎么样。
“做旅游博主符合我旅居昆明的目的”
“考虑到做旅游博主可以到处去旅游,这很适合我的生活,也符合我旅居昆明的目的,于是我们就决定在抖音开一个主播账号,就是‘昆明老外史帝夫’。”
“昆明老外史帝夫”这个账号,目前已经入驻抖音、快手、小红书,甚至彩龙社区等平台。随着账号发布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史帝夫和他的搭档武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昆明、云南的文旅等部门,有合适的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参加,现在,他们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2024年,史帝夫参加“菌俏昆明·菇凉一夏”——2024昆明旅游避暑食菌季活动。资料图片
节目中的史帝夫总是活力满满,幽默风趣,不时还会蹦出几句地道云南方言,“肿脖子”(吃饭)、“买买三三”(惊叹不已)、“太板扎了”(太棒了)等常用语更是手到擒来。谈起自己为什么能快速掌握这些语言,他笑着指着武靖说:“都是因为他!我的朋友,包括武靖在内,总是在我旁边说肿脖子啦,买买三三啦,咋个方便咋个来啦,听他们说得多了,我也就可以说这些了。”
史帝夫很享受做主播的生活,他说,他在节目里很幽默,很开心,充满活力,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幽默的人,再就是他确实因为能够到处游玩而且受人欢迎而开心。11月18日至19日,“新艺中国”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非遗中国行”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史帝夫和武靖都受邀参加,而且还进入会泽一中参观校园和会泽文庙。他说,“就像今天我们到这里来,学生们看到我很开心,我也就变得很开心。在云南,在中国,我碰到的人,遇到的人,他们总是很开心地跟我聊天,所以我很喜欢跟他们玩。”
到访会泽,史帝夫被当地巨大的铜钱雕塑吸引。视频截图
他认为,旅居云南和做文旅主播的最大收获,就是获得了到各地参观、游玩的“钥匙”,“像会泽一中,因为他们请我来,我才可以进来。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可以进来。很多地方的情况都是这样,他们请我去,我才可以去看很有意思的地方。对我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他们给我‘钥匙’,给了我很多机会。”
“红嘴鸥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也是”
史帝夫已经在昆明有了一个家,还有一个昆明女朋友,他们住在一起。
谈及昆明的难忘之处,他说西山区,昆明各个景区的寺庙,以及滇池,都令他难忘,“还有红嘴鸥,它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也是。”
至于最喜欢的云南城市,他说,自己去过德宏、大理、文山、西双版纳等地,非常难说最喜欢哪一个城市,因为它们都很有意思,“我喜欢文山,还有大理喜洲,还有红河建水,还有曲靖会泽,它们都很漂亮啊,每个地方都很有特色。”
史帝夫到石林参加昆明半程马拉松活动留影。武靖/摄
记者问他已经在昆明旅居十年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他一下子说不上来。武靖开玩笑地跟他说:“买一个保时捷。”他开心地笑起来说:“能不能说我想买一个保时捷……嗯,这不能说,不能说。还是说让我们的账号越来越好,去中国更多的地方,介绍云南给太多的外国人认识。”经武靖纠正语法后,他说:“把云南介绍给更多的外国人,把更多的外国人介绍到云南。”
史帝夫说,他跟武靖都是很有幽默感的人,他们的合作很好,就是现在各种邀约太多,工作太累,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很晚才能睡觉,但总的来说,他还是非常的开心。
在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史帝夫顶着大风录制节目。视频截图
谈及对昆明或者云南旅游发展的建议,史帝夫说,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交通很方便,高铁超级方便,到处都越来越干净,所有的地方都越来越好。稍作思考后,他接着说,中国太大了,外国人来旅行不容易,10天的免签对于一个想去很多很多地方的外国人来说还是不太够,“我觉得一个月、三个月还可以。还有就是,中国人也要加油学习英文,因为外国人来的时候,他们不会说中文,大家交流起来很不容易!”
【记者手记】
与史帝夫对话,能轻易被他言语间的真诚与活力感染。这位来自伦敦的“老外”,用十年光阴,将自己从一名过客,活成了地道的“昆明人”。
他的故事,恰是“旅居云南”这一旅游升级模式生动而微的缩影。当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融入,便能催生出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史帝夫迷恋的,不仅是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更是那“超级有意思”的多元文化、令人垂涎的米线火锅,以及那份闲适自在的城市气质。他幽默地将自己与滇池的红嘴鸥类比——“它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也是。”这份归属感,质朴而动人。
作为文旅博主,史帝夫与搭档武靖的探索,更像是一把“钥匙”,为他们也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昆明、理解云南的更多维度。透过他们的镜头与讲述,我们得以重新发现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风景与人文,原来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跨越国界的吸引力。
史帝夫的快乐旅居,印证了昆明、云南的包容与魅力。当一座城市能让人找到“活出自己”的土壤,那么,无论来自何方,都能在这里扎根、绽放,并由衷地说一句:“昆明,很好在。”(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