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滑雪场所在的长峪,村列南北道沟/贾家马家,三面环峰,圆通山像道门栓,横在峪口。
(1)北道沟。
西山有石棚。早先,南壁小龛供着观音。明洪武年,一僧在此静修圆寂。众以为祥兆:高僧得道,降福于民,改村名为得道沟。
西为老村。旧屋坍顶,井台辘轳还好,
立清末双碑,有古意!
(2)普门寺遗址。
胡同上南,百米即古寺。院北,2株古银杏一东一西,
一雌一雄,皆400岁高龄!粗干挺拨,
枝杈繁茂,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丝毛毯!院中,正殿前有古柏,南为侧,若民舍。地上堆断碑:
一为功德,一为普门殿龙首碑,着《创修院墙碑记》。
院外圣水泉:石砌方池,角柱石狮,
泉水出龙口,雨季冒流。南墙有明成化20年《重修普门禅寺记》,
碑云:慧湛幼往大灵岩寺学法,后往台山,终归,称“此五祖及吾师积功累德之处也”。五祖弘忍,湖北人,唐代高僧,651年承铱为五祖,育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弟子遍天下,唐高宗两次征召而不就。五祖积功于此,未必亲临,弟子传道耳。由此推,寺最早建于唐!旧县志有明崇祯/清乾隆道光年之圣水泉记,为旁证!而灵岩兴于北魏,“先有普门寺,后有灵岩寺”之说,谬也!
南上~
(3)圆通山。
圆通,本义智慧神通/圆融无碍,是观音菩萨自创的不二法门,圆通即观音。石棚供着观音,故称圆通山。
曲至石棚。旧洞浅,仨小龛。扩建对岩体造成了伤害,西角渗雨水。两侧可上顶。西路,过长峪,
绕脊/穿谷/攀藤。半月前,这儿,当是彩叶飘飘如焰!
顺脊东下,块岩/杂以黄栌,险中幽美。
这回,自垭口北下,接上了石棚东路。柏林/灌丛/石径,
俯首皆红叶。虽是初冬,暖意融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