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岳麓山,层峦叠嶂间藏着无数故事。近日,一处名为“赫石坡”的赭褐色岩壁因独特的自然风貌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前来攀岩挑战。然而,这片被阳光与汗水浸润的山坡,更承载着一段不应被遗忘的抗战记忆。当“网红”热度遇上历史厚重,赫石坡的“火”,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吸引力,更应成为唤醒血色记忆的契机。
岳麓山赫石坡。(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赫石坡的“火”,始于它独特的地质风貌——高约百米的岩壁,坡度在50至70度之间,赭褐色的风化石质地坚硬又略带粗糙,形成了户外攀岩的天然“训练场”。晴朗周末,阳光下的岩壁上总能看到身手矫健的身影:年轻人呼朋引伴,在岩石缝隙中寻找支撑点;父母带着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体验攀爬的乐趣。近有绿荫遮蔽,远可眺望湘江奔流,自然与城市景观在此交融,让赫石坡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然健身房”。
经常有挑战攀爬赫石坡的游客。(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岩壁上那三个被岁月磨蚀的大字——赫石坡。每个字都比人高,虽历经风雨冲刷,无人机镜头下仍能辨认出苍劲有力的“赫石”二字。这三个字是由原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题写,石匠一锤一凿刻于岩壁之上。
赫石坡下方是7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东侧是77师抗战纪念碑,王东原公馆旧址坐落于公墓与纪念碑之间。这些建筑与赫石坡共同构成了岳麓山的“红色三角”:公墓的墓碑上镌刻着 “浩气长存”,77师纪念碑上记录着649名阵亡官兵的英名,忠烈祠内的图片与展品无声诉说着家国大义。2015年和2020年,73军公墓和麓山忠烈祠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遗址和纪念设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石坡的“赫”,既是岩石的颜色,更应是“赫赫战功”的象征——这片土地,曾是英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
第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麓山忠烈祠。(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陆军第73军第77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赫石坡的“火”,也伴随着争议。景区早已立牌“禁止攀爬”,提醒游客岩壁未经安全处理,攀爬存在坠落风险。但爱好者们的热情并未因此降温:有人认为“自然岩壁的挑战才是户外运动的意义”,有人觉得“做好防护即可安全体验”,更有人将其视为“逃离城市喧嚣的解压方式”。阳光正好时,岩壁上的身影络绎不绝,甚至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赫石坡攀岩攻略”,让这里的热度持续攀升。
岳麓山已成为热门打卡景点。(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这种“越禁越火”的现象,折射出城市年轻人对户外运动的需求与日俱增。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自然岩壁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对话、挑战自我的可能。赫石坡的坡度与高度适中,既适合新手体验,也能满足进阶爱好者的需求,加之毗邻高校与居民区,交通便利,自然成为“网红地标”。然而,安全隐患与文物保护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攀爬时的踩踏可能加剧岩石风化,随意丢弃的垃圾可能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当人们专注于岩壁上的“征服”时,是否忽略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重量?
站在坡上远眺长沙城景。(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赫石坡的“火”,不应止于社交媒体的点赞与打卡。从岩壁下到73军公墓,步行不过百米;从纪念碑到忠烈祠,仅需穿过一片松林。当登山攀岩者在汗水中挑战自我时,不妨稍稍停下脚步,让目光从岩壁转向那些石板铺就的纪念地:
在73军公墓前,读一读墓碑上“风云长护”“精神不死”的字样,想象当年湘军将士“寸土不让”的决绝;在77师纪念碑前,触摸那些被雨水冲刷得模糊的姓名,感受“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悲壮;在忠烈祠内,看一看泛黄的史料照片,听一听讲解员讲述历次会战中湘军的英勇事迹。这些纪念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勇敢者精神”的真正源头——抗战时期,正是无数像攀岩者一样“敢于挑战、不畏艰险”的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长城。
攀岩赫石坡,可曾听见历史的回响?(图源: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运动的意义,不仅是体魄的强健,更是精神的磨砺。当年轻人在赫石坡体验“勇敢者的运动”时,若能走进这片血色遗址,便会理解:真正的“勇敢”,是先烈们面对枪林弹雨时的挺身而出;真正的“挑战”,是民族危亡之际的挺身而出。在岩石上攀爬的每一步,都应踩在对历史的敬畏之上;登顶时的每一次欢呼,都应包含对英烈的致敬。
赫石坡的“火”,是自然与人文碰撞的必然,也是城市与历史对话的契机。景区不妨以“安全引导”代替“一味禁止”,通过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划定攀爬区域、配备专业安全员等方式,让户外运动在规范中发展;更可将赫石坡与抗战遗址串联,设计“打卡集章”“历史讲解”等互动环节,让年轻人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主动走近历史。
对于每一位来到赫石坡的人而言,当手掌触摸到粗糙的岩壁时,不妨想一想:曾经是否也曾有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在这里紧握过钢枪?当汗水滴落在岩石上时,是否能听见风中传来先烈们“还我河山”的呐喊?赫石坡的“火”,不该只是朋友圈的九宫格,而应成为刻在心中的“精神坐标”——在这里,运动的激情与爱国的情怀,本就该融为一体。
岳麓山的风,吹拂着岩壁,也吹拂着纪念碑。愿每一个来此攀岩的人,都能在登顶时转身,望一眼不远处的忠烈祠,让赫石坡的“火”,不仅照亮岩壁,更照亮民族的记忆。(图文/红网论坛@长沙犟牛)
征集公告:初冬暖意·时刻相伴|这个冬天,邀您做湖南的“温暖记录者”
立即投稿:岁暖时刻|初冬寻景×晒图解锁城市美好 网友优秀作品投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