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座藏在西安二环里的古寺该不该分享,想把这份闹市中的静谧私藏,最终还是决定让更多人知晓。#创作训练营开营啦#它没有网红寺庙的喧嚣,没有刻意雕琢的金碧辉煌,却藏着唐代的风骨与低调的奢华。
整座寺庙以青砖黛瓦为基,木构飞檐为骨,沉淀着千年时光的温润质感,在西安众多知名寺院中,这般 “大隐于市” 的从容实属难得,它就是罔极寺。
罔极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和平门外建东街,坐落在繁华的二环边,却像被按下了静音键,是西安本地人私藏的清净之地。
寺庙坐北朝南,南临乐游原,北望古城墙,与青龙寺隔原相望,周边高楼林立,寺内却古木参天,形成 “闹中取静” 的独特意境。
“罔极” 二字取自《诗经・小雅》“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寓意 “孝道无穷”。
这座寺庙的起源也与一段皇家孝行息息相关 —— 它是唐中宗李显为纪念母亲武则天而建。
始建于公元 705 年,距今已有 1300 余年历史,曾是唐代皇家寺院,与法门寺、大兴善寺齐名,素有 “关中八景” 之外的 “小八景” 美誉。
历经千年沧桑,古寺虽经多次修葺,但仍保留着唐代的建筑格局与禅意风骨。
站在寺庙门口,没有醒目的招牌,只有一方朴素的 “罔极寺” 石匾,朱红大门低调内敛,推开便是另一个世界。
与西安热门寺庙的人声鼎沸不同,这里鲜有熙攘的香客,只有偶尔的钟鸣与鸟鸣交织,香炉中升起的青烟袅袅娜娜,瞬间抚平内心的浮躁。
进门先见照壁,青砖浮雕素雅古朴,绕过照壁,便是开阔的庭院,地面由青石板铺就,缝隙中长出零星青苔,透着岁月的痕迹。
沿着石板路前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单檐歇山顶建筑,青瓦覆盖,木构梁架裸露,没有过多彩绘装饰,却尽显唐代建筑的简洁大气。
殿内供奉着弥勒佛与四大天王,造像线条流畅,神态庄严,虽历经修缮,仍保留着古意。
天王殿两侧是钟鼓楼,青砖砌筑,造型古朴,清晨时分,钟声悠扬,回荡在寺院上空,禅意十足。
拾级而上,便到了大雄宝殿,这是罔极寺的核心建筑,二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大殿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搭建,木质梁柱粗壮挺拔,木纹清晰可见,散发着淡淡的木材清香。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造像由香樟木雕刻而成,通体鎏金,虽不算奢华,却在朴素中透着庄严。
大雄宝殿两侧的走廊蜿蜒曲折,廊柱上雕刻着简单的花卉纹样,走廊尽头连接着东西配殿,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殿内造像神态安详,氛围静谧。
寺院西侧是一片禅院,翠竹环绕,曲径通幽,几座仿唐式小院错落有致,分别为禅堂、客堂与僧寮。
禅院中有一方小池,池水清澈,倒映着岸边的竹影与亭台,偶尔有锦鲤游过,泛起圈圈涟漪。
逛累了可以在禅院的石凳上小坐,听风吹竹叶的沙沙声,看阳光透过竹隙洒下的斑驳光影,感受这份闹市中难得的宁静,让人忘却尘世烦恼。
罔极寺最难得的是它的纯粹,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免费提供香烛,禁止烧高香,寺内也没有过多的商铺摊位,只有一处小小的茶室,可供游人歇脚品茶。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等传统节日,寺院会举办简单的法会,氛围庄重而平和,没有喧嚣的炒作,只有纯粹的宗教仪式与信仰的力量。
【寺庙攻略】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和平门外建东街 345 号;
• 门票:免费;
• 斋饭:寺内无固定斋饭供应,节日期间可能会有随缘斋,具体可咨询寺内僧人;
• 自驾:导航 “西安罔极寺”,寺院门口及周边有少量停车位,高峰期可能需要排队;
• 公共交通:西安市内乘坐地铁 3 号线到 “和平门站” D 口出,步行约 800 米即可到达;也可乘坐 20 路、25 路、30 路、41 路等公交到 “和平门站” 下车,步行前往;
• 周边美食:和平门附近有多家西安特色小吃店,推荐品尝 biangbiang 面、肉夹馍、甑糕、黄桂柿子饼等;正餐可选择老西安饭庄、同盛祥等老字号,距离寺院不远,步行即可到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