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1月26日,记者从合肥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合肥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达555家,稳居全省首位,同比净增50家,实现营业收入718.55亿元,占全省比重40.7%。全市举办115场大型演唱会,吸引观众226.6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93.2亿元;培育具有“科创基因”的科创科普游基地296家。
发展科创科普研学旅游
合肥市文旅局以规划、场景、课程、活动、标准“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奋力发展科创科普研学旅游。
合肥市文旅局编制出台《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构建科创科普游全域化、品质化发展格局。通过多部门共同培育、联合认定的工作机制,培育296家具有“科创基因”的科创科普游基地。
合肥还成立未来大科学城科普研学游中心,举办《中国科创科普研学旅游发展报告》合肥发布会、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周等高能级活动,推出全国首条“量子科普研学游线路”。接下来,合肥市文旅局将继续打响“科技创新看合肥 科普研学到合肥”城市旅游品牌。
创新探索发展票根经济
从“百戏入皖”到“演唱会+旅游”,一张小小的票根,正成为合肥文旅融合发展的“金钥匙”。
“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大型演唱会115场,吸引观众226.6万人次,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五成;累计票房收入13.6亿元,测算带动综合消费93.2亿元。”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梁唯一表示。
合肥市出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根据演唱会规模、“票根+”联动套餐情况给予奖补。今年暑期,102家重点景区、酒店、民宿、商业综合体共同参与,凭票根可享受门票减免、房价折扣等“一站式”福利。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创新探索省内文旅票根经济发展模式,发布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风景名胜和合肥市内40家主要景区免费入园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0817人次戏迷游客享受免费入园优惠。
千万人次共享文化盛宴
“我们坚持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覆盖,通过‘节庆活动+文化惠民’双轨并行,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总经济师范平介绍。
“十四五”期间,合肥年均开展 “送戏进万村”“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 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千余场,共服务群众近千万人次。
全市建成开放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美术馆3个,以及110个悦书房、13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46个农家书屋和167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城乡文化设施全覆盖。
文旅产业成经济新引擎
“2025年《合肥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聚焦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全面提升旅游品牌、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四个方面对文旅企业进行扶持。”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总工程师翟荣胜表示。
截至目前,合肥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达555家,稳居全省首位,同比净增50家,实现营业收入718.55亿元,占全省比重40.7%。
合肥持续开展“520”合肥文旅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今年抓住暑期、国庆中秋黄金窗口,推出500余场活动,滚动发放3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已核销2800余万元,拉动消费3.2亿元。2025年,全市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累计接待游客8206.4万人次,累计带动消费97.6亿元。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陶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