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游遇险时有发生
救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2025年9月27日下午,11名登山者擅自进入江西庐山景区内未开发山区,且并未在相关部门进行报备。遇险后其中1人不幸坠崖身亡,2人自行脱险,其余8人被困。
在救援过程中,当地政府调集多方救援力量共200余人,调用专业照明、吊装设备和无人机等装备参与营救,初步估算救援费用近50万元。
为保证救援期间所有人员安全,当地政府对景区实施了2天关闭。考虑到动用大量公共资源实施救援,当地政府依法依规对这群登山者追偿7.4万元救援费用,活动组织者也被警方予以行政拘留10日。
从“免费救援”到“自行买单”
提高违法代价
目前,我国对动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这就让不少任性的探险者总以为一旦探险变“冒险”,都会有人给予“无偿救援”。对此专家表示,有限的公共救援资源本该是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兜底措施。如果因为少数人的鲁莽导致被占用,那少数人就要为这份“鲁莽”来买单。
专家建议,为有效遏制违规野游行为,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明确公共救援与有偿救援的界限,让违规“驴友”为自己的任性行为买单的同时,对于多次非法进入未开发区域的个人和组织者,而应根据其违法所得,加大惩处力度。
江西庐山市副市长 公安局局长 陶春
首先他们这种行为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因为在对他们进行救援的时候,造成了五老峰景区被迫关闭两天,造对景区造成了损失,游客也不能正常游玩,依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对组织者予以治安拘留,对参与者予以治安罚款。
江西庐山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西线主任
王英
因为庐山山势险峻,生态也相对脆弱,上山有100多条路,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区域,我们都设置了围网,并且设置了警示牌,在白天时段都会安排人员值守,对一些以探险为目的的人进行劝离,同时我们也会在显眼位置张贴相关公告,但是还时有个别人进行非法探险和登山活动。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局 饶贵
实际上我们是动用了公安、应急消防等多部门力量联合救援,我们救援过程中还产生了装备租赁、后勤补给等相关费用支出,在最终追缴费用过程中,并不包含政府部门应承担的这部分费用,实际花费也比追缴的费用高很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安全应急研究中心主任 詹承豫
法律当中要有一定的成本计算或者费用分担的细则。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最终有一个仲裁机制,仲裁的结果就需要执行,另外根据他的违法所得来进行处罚力度的设计,可以对他进行总金额的两倍、三倍处罚。让他没有利润可赚,他才不会去违法。
违规探险
不仅严重浪费公共救援资源
更会将自己人身安全
置于极大危险境地
37岁男子独自爬野山,不幸遇难
2025年11月20日,北京一名37岁男子独自前往“鬼子石刻”附近登山途中失联。
16时许,家属报警求助,房山蓝天救援队迅速组织力量上山搜寻。
18时左右,救援人员在山中发现该男子倒地不起,现场呼叫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遂报警并拨打120。21时许,救援队将遇难者遗体转运下山,移交警方处理。
男子独闯黄花顶遇难,5日后遗体被找到
2025年2月15日,北京一40岁男子独自前往北京市密云区云蒙三峪自然风景区内的黄花顶登山,该区域属于未开放的野山区域,且该男子未选择正规路线,而是依据网上打卡攻略穿行野路,登山途中为节省手机电量关闭导航软件,未向家属告知具体行进路径。
当日晚间家属与刘某失联后紧急求助,政府及民间多支救援力量随即启动联合搜救。经过五天搜救,2月23日,失联男子被找到,疑似坠崖,遗憾遇难。
探险不是冒险
自由不等于任性
在欣赏山川美景的同时
应做好自身第一责任人
守护生命安全
珍惜公共资源
出 品:北京消防全媒体中心
编 辑: 刘鸿涛
审 核:詹 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