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西部,有这样一片绿洲,与缅甸掸邦、克钦邦山水相连,傣语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
这里素有“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宝库”和“鸟类物种博物馆”的美称,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7.45%,林地面积达到1195.41万亩。
这里边境线总长503.8公里,占云南省全部边境线的12.4%,占中缅国境线的22.8%。从地图上看,宛若一把楔入中南半岛的钥匙。
这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94%,世居着5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与汉族同胞共同创造出多彩的文化画卷。
图/傈僳族
这就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下称德宏)!
当北方已是寒冬,这里依然温暖如春,年均气温18.6℃~21.0℃,花开四季,果结终年。
德宏下辖 2 市 3 县:芒市 (州府)、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
玩在德宏
:
勐焕大金塔
勐焕大金塔,芒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傣族人民的圣地,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白天金碧辉煌,夜晚美不胜收。
银塔
银塔是一座新塔,它没有历史可言,单凭着自身美貌和金塔齐名,成为芒市的两大金名片。
位于山顶的银塔,是看日落和俯瞰芒市的好地方。
树包塔
顾名思义,树包塔,就是一棵树包着一座塔。
塔跟树都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两百年的互相缠绕,人们不由得赋予它吉祥的寓意,传说绕着树包塔顺时针转三圈,就会获得平安与幸福。
勐巴娜西珍奇园
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以“稀、奇、古、怪”而闻名,大自然的神奇在这尽显。
“勐巴娜西”是傣语音译,是傣文佛经中一个理想王国的名字,意为“神奇、美丽、富饶的地方”。
莫里热带雨林
中缅边境的热带雨林,负氧离子含量 3.6 万 /cm³ 的 "天然氧吧",瀑布与绞杀榕构成生物多样性样本。
一寨两国
一条神奇的国境线,把一个寨子分成中国的银井寨和缅甸的芒秀寨,俗称一寨两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特殊的人文生活,两国边民共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同赶一条街,通婚互访,民族同宗,习俗相源。
瑞丽赌石夜市
在玉文化的千年积淀中,感受滇西边疆的商业传奇与人文魅力。
畹町桥
这座桥不仅是中缅友谊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机工回国的抗战历史。
诗蜜娃底
“诗蜜娃底”是傈僳语,意为铺满黄金的地方、美丽的草原。这里有天然草场2000余亩,独具特色的高原草甸、沼泽风光。
食在德宏
:
饵丝
在德宏,吃饵丝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儿,泡饵丝,宽饵丝,新鲜饵丝,腾冲饵丝、缅甸饵丝、软米饵......根本吃不完。
德宏烧烤
区别于其他烧烤,德宏烧烤在烤制之前会加入各种香料腌制,尤其是肉类。
德宏烧烤,无所不烤,小肉串、猪尾巴、烧毛肚、烤韭菜、烤牛筋、烤鱼、烤小瓜……
撒撇
德宏 "第一美食",把生牛肉捣烂成泥,用开水氽熟,加入牛的盲肠没消化完的草汁、牛小肠中的苦水,以及韭菜、香柳、缅甸芫荽、小米辣、涮涮辣等佐料制成蘸水,再与牛肚、粉丝等搭配着食用。
撒撇根据“暗黑”程度,一般分为苦撒、油辣子撒、柠檬撒。其中,柠檬撒是最适宜第一次尝鲜的人食用。
过手米线
肉酱配米线,手抓食用,风味独特。
不过现在的吃法多是用筷子在碗中把拌料搅拌均匀,加入灵魂酸水,然后再把米线放进去滚一圈,开吃。
景颇鬼鸡
类似我们熟知的手撕鸡,将鸡肉撕碎拌香茅草、小米辣,酸辣开胃,景颇八大名菜之首。
©德宏角落
盈江火烧猪
傣族饮食文化 "活化石",猪肉烤得皮焦肉嫩,配炭烧糊辣椒蘸水,不吃你就根本想象不出有多好吃!
©德宏角落
鸡蛋甩粑粑
甩得极薄的面皮里裹上鸡蛋液,下锅炸至金黄,起锅切成小块,淋上炼乳和奶油,整个过程活色生香,重油重甜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Original-Klaus
泡鲁达
这是一款由缅甸、泰国传来的饮品,椰奶 + 西米 + 面包干,瑞丽夜市必点。
稀豆粉
豌豆磨浆熬制,淋米线配花生碎、辣椒油,德宏的经典早餐之一。
孔雀宴
傣族最具代表的宴席之一,以孔雀为灵感,将各种具有傣族特色的美食,摆放成孔雀开屏的形状。
绿叶宴
所有菜肴用绿叶盛装,原生态宴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走吧网年度压轴巨献
大滇西旅游环线地理人文自驾之旅
15天1500公里,
一场超越风景的史诗级自驾!
一起解锁滇西!
一起走进德宏!
行程信息:大理→诺邓→保山→松山抗战遗址→惠通桥→芒市→瑞丽→下勐劈→腾冲→和顺古镇→龙陵→老姆登→独龙江→丙中洛→飞来寺→香格里拉→虎跳峡→沙溪古镇
预算(自驾):10800元/人(含吃住)
时间:2025年12月21日–2026年1月4日
·END·
【作者:走吧网;公众号:走吧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