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请知悉。
文丨小石
编辑丨竹林阁楼
11月22日,阿布扎比自然历史博物馆在萨迪亚特文化区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座由Mecanoo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博物馆占地35,000平方米,造型犹如一块天然岩层矗立在萨迪亚特岛滨水区。
作为萨迪亚特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与已开放的阿布扎比卢浮宫(2017年开放)及即将竣工的扎耶德国家博物馆(2025年)、古根海姆阿布扎比分馆(2026年)共同构成阿联酋文化新地标。
走进这座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从宇宙起源一直走到地球的未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震撼的自然历史展览。
这里不仅有稀有的陨石和经典的恐龙化石,还有展示阿布扎比已消失世界和当今地球生物的精彩展品。
每一个展区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穿越时空的自然史诗,博物馆核心展品的叙事魅力
38英尺长的“斯坦”霸王龙化石是这里的明星展品之一,本来以为恐龙化石都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想到这里的“斯坦”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搏斗场景。
转过一个拐角,你就能看到“斯坦”与另一具霸王龙“缠斗”的画面,它们脚下是一具倒地的三角龙化石,仿佛正在争夺这顿“猎物”。
这种展示方式在全球恐龙展品中尚属首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更有意思的是,“斯坦”的颈部留有明显的咬痕。
古生物学家推测,它在如今的南达科他州走向生命终点前,曾与另一头巨型掠食者展开过激烈搏斗。
这些咬痕不仅是史前生物残酷生存竞争的见证,也为科学家研究霸王龙的行为习性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主中庭里,五具75英尺高的蜥脚类恐龙模型同样引人注目,这里包括两具梁龙科恐龙、一具腕龙、一具卡特龙和一具巴洛龙。
和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用围栏将游客与展品隔开。
你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史前巨兽的细节,感受它们的宏伟壮观。
博物馆科学总监菲利普·曼宁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国家地理杂志1989年6月的封面,上面一头幼年蜥脚类恐龙正走在两具成年恐龙的脚边。
85英尺长的蓝鲸骨架是另一个不容错过的亮点,与纽约、伦敦等地博物馆将蓝鲸骨架高悬展示的方式不同,这里的蓝鲸骨架离地面仅10英尺,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个海洋巨人的魅力。
作为“鲸鱼死亡后如何滋养海底生态系统”主题展区的核心展品,它生动地展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奇妙循环和生命的延续。
在展馆的互动区,你还可以亲手触摸鲸皮标本。
摸起来的感觉就像砂纸一样粗糙,这是为了减少游动时的阻力。
讲解员说,每年他们都会组织放流小鲸鱼的活动,希望能激发孩子们对海洋保护的兴趣。
默奇森陨石是这里最古老的展品之一,这块形成于70亿年前的陨石比太阳系年龄更古老,含有地球尚未发现的氨基酸,对研究生命起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作为连接地球与宇宙的重要展品,它完美地体现了博物馆“从宇宙起源到地球未来”的叙事主线。
四齿象化石则是中东地区的远古记忆,这具在阿布扎比酋长国西部地区巴努纳组古生物遗址发现的施氏剑四棱齿象化石,揭示了700万年前阿布扎比的生态环境。
想象一下,如今的沙漠地区曾经竟是象群出没的绿洲,这种巨大的环境变迁真是让人感叹地球的神奇。
建筑与文化的共生,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Mecanoo建筑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博物馆的外观模仿自然岩石形态,象征地球的地质演化。
外立面采用五边形几何结构,模仿细胞结构,象征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37.7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屋顶植物园的设计更是展现了生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萨迪亚特文化区的宏伟蓝图让人印象深刻,作为阿联酋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打造的项目,这个总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文化区正在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新中心。
除了已经开放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和亚伯拉罕诸教之家,未来还将迎来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和古根海姆阿布扎比分馆。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阿布扎比文化与遗产景点已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同比增长47%。
随着新博物馆的开放,这个数字有望进一步攀升。
博物馆的观景体验和空间布局也值得一提,面朝海湾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壮观的海景视野,35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包括常设展厅和临时特展区。
科学实验室与展览空间的结合,体现了研究与展示并重的理念。
互动装置和沉浸式体验设计则大大增强了参观者的参与感,从好奇到行动,博物馆的教育使命与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展览叙事巧妙地连接了过去与未来,“地球的故事”展厅带你从太阳系形成探索到生命起源,“演化中的世界”展厅展示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历程,“我们的世界”展厅聚焦中东地区自然历史,而“韧性星球”和“地球的未来”展厅则探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教育项目与社区科学计划是这里的另一大特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课程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社区科学项目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则促进了古生物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共享。
先进的实验室设施支持尖端科研,推动科学发现。
阿联酋在环保政策与实践方面的努力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阿布扎比酋长国实施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法令,基于2020年推出的一次性塑料综合政策,积极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
2025年1月起,迪拜进一步扩大了禁塑令的范围,禁止使用塑料吸管、搅拌器、棉签、桌布、杯子和发泡聚苯乙烯泡沫食品容器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这些政策的实施,无疑将对减少塑料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博物馆建筑本身也采用了环保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虽然具体的环保材料和技术细节没有详细披露,但从整体设计来看,这座建筑无疑是阿联酋环保政策的一个生动展示。
从博物馆到现实世界,这里的展览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更是为了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
“让每个孩子眼中都燃起好奇的光芒”是这里的教育愿景,通过连接人工智能时代与自然力量的思考,博物馆强调了人类创造力与自然保护的平衡,鼓励每一位参观者成为自然保护者,为地球未来承担责任。
阿布扎比自然历史博物馆不仅是展示自然奇观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作为研究型博物馆,它在推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公众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萨迪亚特文化区的整体规划反映了阿联酋对文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在人工智能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博物馆提醒我们珍视自然力量,为地球未来共同努力。
走出博物馆,我不禁思考: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阿布扎比自然历史博物馆通过独特的展览和教育方式,让“地球是一个奇迹”的理念深入人心。
它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个启发我们思考、激励我们行动的平台。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与自然的连接,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