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南门外的这片区域,可不是光有老建筑摆着看的,周边居民天天在这儿过日子、串门口,既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宝贝聚集地,也是实打实的生活圈。
这片街区挺特殊,既属于大伙儿共用的公共空间,又藏着值钱的文化家底。城里的老规矩、老样子靠它传下来,咱们平时遛弯、买东西也离不开它。改造不能瞎来,顺着城墙、巷子、河这些长条形的地方,各自安上不一样的热闹场景,连起来就成了能逛能玩的特色路线。
内环道和城墙土坡之间那些高低不平的小块地方,可以改成能走通的路,把内环道、顺城街和南门大街连在了一块儿,种上树修成林荫道,现在摸城墙、看城墙能有好几种不一样的感受。护城河边上那一公里,可以一边修生态一边建水上花园、湿地岸边,还可以弄些皮划艇码头,想玩水的话能有更多花样。
南门大街、烧饼巷和宾兴街这几条街上的老房子,应该修修。这些房子像一个个小亮点,修好了可以把周围激活,街坊邻居能在这儿聊天,游客也能逛逛,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儿。关帝庙以前围墙挡得严实,现在把围墙打开了,里面的文化味儿能散出来,还往南连到老南门广场,晚上能逛、能看活动,还有专门的舞台供演出用。关帝庙本身可不一般,是关羽当年守荆州的府邸旧址,全国最早的关庙之一,里面还有老银杏树和青龙偃月刀这些老物件。
东西堤街改造应盯着“堤”做文章,把空间做得更立体明白,把老房子、天主教堂、修道院、以前工厂的老地方还有居民小区,都串在这条带状的路上。使这儿南边既有能运动的地方,又有湿地,能歇脚能看景,还能欣赏些艺术玩意儿,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生态堤岸。
不过以前这儿最头疼的是交通,城门就那么几个,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堵得厉害,城里城外走动很不方便。
首先是鼓励大家少开车,坐公交、骑自行车、走路都行,怎么绿色怎么来。城里那些窄巷子、不通的断头路都要疏通,把路修宽些,早晚高峰堵车的情况能缓解不少。南门大街、爱民路、球场街这些路,建议改成只能往一个方向开车,让这些单行道连起来形成圈子,车子走起来顺多了。
街道也应该重新规划,重点让走路的人舒服安全,调整路的宽窄,护城河南路应专门增加供人走路的地方。停车难的问题也要想办法解决,在小区里面挤出停车位,让商家和住户错开来用。街区外面建大停车场,先把一部分车拦住不让随便进,帮着街上少点车流量。以前的老厂区、没人用的背巷、小区改造空出来的地儿还有公园边角,都要利用起来,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都要完善,怎么方便怎么来。
只有这样,南门街区的老味道才不会丢,过日子也更方便,老地方方能活出新样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