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处江苏省最北端,它直接与山东的枣庄、济宁、临沂三市相连。从徐州市区驱车北上,仅30余公里便可踏入山东地界。更直观的是,枣庄人坐高铁去徐州只需要20分钟,而到山东省会济南反而要花费好几倍的时间。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这种地形特征与山东南部的鲁西南平原高度相似,两地都属于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地势平坦开阔。
徐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徐淮片(又称徐州小片),是中原官话的重要分支,这一方言体系与山东南部的鲁西南官话(包括枣庄、济宁、菏泽等地)同属一个方言片,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徐州饮食文化与山东的相似程度令人惊讶,两地在食材选择、烹饪技法、口味偏好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徐州人的主食结构以面食为主,这与山东人的饮食习惯完全一致。徐州的烙馍与山东的煎饼做法相同,都是把面擀好,放在铁鏊子上烙熟。徐州菜以“略咸鲜香”著称,强调原材本味和厚重口感。这种口味偏好和鲁菜的咸鲜特征完全一致,与苏南地区偏好甜鲜的口味形成鲜明对比。
徐州的春节习俗与山东高度相似。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就开始“迎年”,家家办年货、“送财神”、送节礼,扫尘、沐浴,一律理发。年三十贴春联、斗方、剪纸 "挂帘",大门贴门神,屋内张贴年画,除夕夜半全家人更换新衣敬神,然后分长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迎诸神下界。春节早晨,放鞭炮“送神毕”,小辈逐一向长辈磕头“拜年”,家长赠“压岁钱”。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徐州与山东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形成了深度融合的经济圈。2025年,徐州与临沂搞了个制造+物流联盟,已有200多家徐州企业和临沂物流商签约,光上半年就省了近2亿物流费。这种产业合作模式体现了两地经济的高度融合。目前,正在建设的跨区域交通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徐州与山东的联系。徐枣铁路位于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南部,线路南起江苏省徐州市,向北经徐州市铜山区、贾汪区,终至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正线长度约70公里。这条连接山东和江苏的新通道将北上衔接济枣高铁,形成以济南为中心,向南直达苏北、长三角地区的高铁新通道。
徐州与山东在文化交流方面表现得十分活跃,2019年4月15日,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正式成立。淮海经济区十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合作协议》,一致通过《淮海旅游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章程》。2023年3月,淮海经济区10市联合发布了《淮海经济区青年企业家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淮海经济区青年企业家创新协作联合体,开展青年企业家协同招商引资。这种青年交流机制为两地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对徐州与山东在地理区位、历史行政、语言文化、饮食风俗、民俗传统、经济社会交往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分析,以及与江苏其他北部城市的横向比较,可以得出明确结论:徐州确实是江苏最像山东的城市。这种独特性使徐州成为江苏境内的“山东文化飞地”,也成为连接江苏与山东的重要文化桥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