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杏叶染上金黄,梧桐叶日渐斑斓,秋日的浪漫正悄悄铺满城市街巷。为了留住落叶之美,合肥环卫部门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在主城区及多个郊县乡村开展“落叶留景”试点。这一细微变化,折射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细节之变、温情一面。
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依山傍水,美景天成,周边的枫林路等城市道路历来为秋叶烂漫的网红打卡之地。为“既保整洁又留诗意”,属地高新区启动秋季落叶管理新模式,奏响一曲 “高效清扫”与“风雅留存”的秋日协奏曲。
“在确保安全和整洁的前提下,我们选择特定路段和区域保留落叶,营造出独特的城市风景线,提升市民的秋日体验。”高新区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科学精准的清扫” 与 “富有创意的营造” 相结合,以精细化作业诠释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
既有“落叶无痕”的洁净道路,亦有“金毯铺地”的诗意景致。据介绍,高新区在枫林路、鸡鸣山路、科学大道、蜀西湖公园、蜀峰湾公园环湖步道、彩虹路砂之船商业街区等打造了10余处落叶景观区,便于市民驻足欣赏和游览。
道路两侧,金黄的银杏铺就一条“金色地毯”,法国梧桐的掌形叶片形成斑驳的落叶层,与建筑的光影相得益彰。蜀西湖公园、蜀峰湾公园的环湖步道及彩虹路砂之船商业街区的长椅周围,红、黄、褐各色落叶自然交织,勾勒出浪漫闲适的秋日氛围。
“这几天气温陡降,都已经立冬了,庐江的秋天还没‘走’,这银杏叶衬着蓝天,比春天还好看。”近日,在合肥市庐江县丝绸北路,摄影爱好者小连笑着说道。她举起相机拍了不少照片,准备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庐江的美景”。
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庐江县的秋季景观越来越美。郭河镇水杉大道,被称为“最美时光隧道”,漫步其中,看着水杉叶从葱绿到栗棕,感受四季的更替变换色彩。步入汤池镇果树老街,仿佛踏入了秋日童话世界,眼前的银杏树枝繁叶茂,金黄的叶片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微风拂过,落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在地面铺就一层“金毯”。
过去,城市管理往往注重“片叶不留”的洁净,落叶常被视作城市环境的“负担”。今秋以来,合肥市城管部门尝试推行“落叶留景”举措,在城区和乡镇选取部分点位,保留部分落叶景观,让市民能够尽情欣赏秋冬时节的浪漫景色。
“一捡一留”之间,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和智慧。据介绍,“落叶留景”区域严格遵循“捡拾垃圾缓扫落叶,天晴缓扫雨前速扫”原则,采取“捡拾留叶、分区管控、动态清理”的精细化作业模式,对人行道及绿化带边缘落叶实施缓扫,优先捡拾杂物,保留完整落叶层。晴天保持落叶自然飘落状态,雨前集中清扫,雨后及时清理。同时安排专人巡查排水设施,确保排水通畅,对人员密集区域和腐叶集中区每日彻底清扫,消除安全隐患。
“落叶留景”并非简单的“不扫”,而是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有序保留。环卫工作从“一扫而光”转变为“精梳细理”,在确保路面整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周期性地对落叶进行精细清扫,使落叶自成一景,在“扫”与“留”之间探索平衡点,进而实现“见风景又不脏乱”的目标。为了确保试点区域环境水平,环卫人员进行精细“捡拾保洁”作业,清除落叶中的垃圾和残枝;加大巡回保洁力度,确保路面垃圾的及时清理。同时,环卫工人化身“景观维护师”,用吹风机等工具轻柔地整理落叶,让景观更自然、更有层次。
巢湖市采取“动态保洁+灵活调度”的工作模式,环卫作业由“全面清扫”转为“精准巡检”,重点清理落叶中混杂的塑料袋、纸屑等滞留垃圾,确保“只见风景,不见脏乱”。同时,根据天气变化与路面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业方案,全力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肥东县则是试点人行道“落叶留景”工作,县城所在地店埠镇的临河西路(长江东路-龙城路)、石梁城路(南北院路-桥头集路)两条路段成为首批试点,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前提下,让金黄落叶自然铺陈,为城市留住秋冬韵味。
“城市管理既要干净整洁,也要兼顾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肥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落叶缓扫,实质上是落叶“留景”、落叶“留情”,旨在通过精准发力、精细作业,呈现精美画卷,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