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门中—岩洞营地A晴、夜雨(日记版)雅漂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寻找大瀑布
文、图税晓洁
关于徒步大峡谷的那段日子,我的队友《黄金时代》记者黎文记述说:
雅漂队员广州《黄金时代》杂志记者黎文,漂流中 税晓洁 摄
“故事每天都是相同的,只是山不同而已。”我在日记本写道,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翻越一座3000米左右的高山。每天最痛苦的是一睡醒睁开眼除了山,还是山。饥饿感像条鞭子一样抽得我们的胃火烧火燎的(我们已经改为每天吃一顿稀饭),即使这样,大米眼看就要完了,无人区仍是没完没了。
我们也得知一起同行的“大峡谷探险队”粮食也不足了,正通过卫星电话向大本营求援。但我们连对讲机都在雅江漂流时让大浪打走了,向谁求援?11月12日,进入无人区的第11天,在过峡谷中激流的一道独木桥时,“大峡谷探险队”的一名来自北大的地质博士失足掉下了山涧中,眼看就要被急流冲进沸腾滔天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大家都惊呆了,他们队伍中只有一名背夫跳下水中想去营救。
这时候,我们队伍中的解放军赵发春少尉毫不犹豫地跳下冰冷彻骨的山涧中,一把拖住了那位博士。而深圳队员老包也跳了下去,设下了第二道防线以免不测。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把博士救上了岸,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事后我们却得知,这个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上多次播出的镜头,只字没有提到雅漂队员的英勇救助。……”
资料视频【雅漂队员大峡谷救人】
雅漂队员《黄金时代》杂志记者黎文 税晓洁 摄
…… ……
这些有意思吗?
我认为很没意思!
“把生命系在荒草与树枝之上”,我一直念叨这句话……在我看来,绒扎瀑布既不象4个藏族人说的只有3、4米,也没有“国家队”报道的30米,十几米的样子吧。
11月30日 晴、夜雨 门中 —岩洞营地
朦朦胧胧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出门一看,很好的晴天,天上云彩泛着橙色的光,白雾从林中缓缓飘过木屋,远处的雪山时时露出在万绿山头中,真是绝佳的景色。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门中村一带看到的海拔7294米加拉白垒峰 税晓洁 摄
鸡叫的时候,感觉肚子不适,出门在月光下摸到庄稼地里去拉。天亮后又拉一次,好在从摄影背心的口袋里翻出了一些痢特灵碎末。解决问题。
次登多吉家有一面镜子,一照,瘦的不象样。胡子也长的不象样。更桑说我的两腮在派的时候还有,现在没有了。拉,可能是酥油茶喝多了。上次也是带油的罐头吃了,油一大,就拉。
我和更桑再次提出用刀顶钱的招,儿子似乎同意,但不知老头如何?老头一早就出去了。让更桑去找别人,都说少了300元不去。有点令人一筹莫展。大约是价已被“国家队”抬起,压不下来。真是头疼。当地人思维方式与我似有异,宁可不挣这点钱,也不去。令人费解又可理解。
等老头等到上午11时,再次证明“换刀”的招不灵。次登多吉老头就是不答应。更桑说他私下里到处找人套了半天近乎,骗人家说派乡棚子(更桑为了我能听懂使用的不知什么语言,意思为:家)有,可帮门中村人卖辣椒等等(门中地盛产辣椒,且和派区差价甚大),门中村人才勉强说了到绒扎大瀑布的路。
我们决定马上出发。我数出20元在次登多吉家买了点糌粑,份量看起来还算不错,但看起来只能吃个三、四天的样子,就又要了一些玉米棒子,现剥了带上。
应该是够了,也只好这样了。
更桑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税晓洁 摄
更桑这时候却有点犹豫,再次问我能不能不去了?我摇摇头,他很不情愿的说:要不是朋友,绝不会去的……更桑的心情自然也很不好,他有点气急败坏的抱怨说:扎曲那帮汉族人不好,路不好好说……民工费给的高高的,害的我们请不到民工……这里的人也不好,如果不请他们做民工,路也是不好好讲的……
离开次登多吉家就是一个大上坡,我们向雅鲁藏布江的上游走去。
走了一个小时即有岔路,停,幸好周围可以看见有人家。便和更桑去问。
更桑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税晓洁 摄
这一个小时一直上坡。走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心情糟到了极点,上了山在岔路口就可以看见加拉白垒峰顶,极美。心中却直叹,我这是何苦?但想想,再苦也就几天了,这鬼地方是再也不用,也打死不会来了,就好受多了……再走,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都可以看见了,心情才真的好多了。
使我们感到很巧的是,那户人家正是次登多吉的女儿玉珍的家。早上似乎对我们的大刀动过心的那个儿子更追也在,正在杀猪。玉珍的丈夫人不错,很热情的给我们打了一壶酥油茶。喝着酥油茶,我们10元买了一块肉,他给更桑讲了路怎么走。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远处为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与海拔7294米加拉白垒峰 税晓洁 摄
那块肉他说不要钱,但我坚持一定要付,我们不能给门中村人留下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印象。说实在的,要有钱的话,我肯定不会讨价还价,肯定会毫不犹豫爽快答应,次登多吉说的350元的带路费那时看来真的很公道……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谁愿意剥削别人的劳动?可惜呀可惜……
(待续)

帕隆藏布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口,红色的经幡,据说是为了纪念1993年9月10日24岁的日本人武井义隆刚在帕隆藏布下水试漂,就被汹涌的水流冲进凶猛的雅鲁藏布江主流失踪。 税晓洁 摄

帕隆藏布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口,红色的经幡 税晓洁 摄
帕隆藏布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口,红色的经幡,据说是为了纪念1993年9月10日24岁的日本人武井义隆刚在帕隆藏布下水试漂,就被汹涌的水流冲进凶猛的雅鲁藏布江主流失踪。 税晓洁 摄
悲壮雅漂
理想主义的最后辉煌
(视频:漂流雅鲁藏布江 1998年)
前文链接:
雅漂之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寻找大瀑布(日记版)01
06 -无名营地(日记版)雅漂之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寻找大瀑布
10 鲁古-无名营地(3034米)雅漂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寻找大瀑布(日记版)
15 寻找大瀑布(无名营地—瀑布a营地A雨多云晴)雅漂之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
20 寻找大瀑布【瀑布a营地—无名营地B】晴(日记版)雅漂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
25 寻找大瀑布【山顶无名营地—扎曲—门中B】晴、多云(日记版)雅漂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
30 寻找选美第一大瀑布。真相比情绪更重要!【山顶无名营地—扎曲—门中F】晴、多云(日记版)雅漂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漂队在大峡谷穿越路线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