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单人徒步探险引发的揪心搜救,在第十四天迎来令人悲痛的结果。11 月 14 日下午 4 时许,江西赣州 32 岁男子朱某的家属向媒体证实,朱某在独自徒步赣州市齐云山失联 14 天后,被当地猎户在悬崖下方发现,经发现者确认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家属正陪同遗体下山送医,等待官方最终核实,截至发稿时家属尚未见到朱某本人。这起事件不仅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更暴露了未开发山区徒步的重重风险。
徒步失联:单人挑战未开发区域,走错路后踪迹全无
11 月 1 日中午 13 时许,热衷登山的朱某从江西上犹光姑山出发,计划单人徒步前往齐云山登顶,原本预计当天往返。齐云山地处多省交界地带,地形复杂特殊,朱某此行选择的区域更是未经开发的原始地段,没有官方设立的景区标识,也无人工铺设的栈道,是户外探险中公认的高风险区域。
当天傍晚,徒步过程中的朱某逐渐发现路线异常。晚上 8 时 30 分,他在桂东方向的 “大窝里” 位置通过微信向朋友发送定位,附带消息称自己 “走错路了”,并表示会立即原路返回。从定位信息来看,他当时已深入山区腹地,周围林木密集,岔路纵横交错。
当晚 9 时 40 分,齐云峰停车坪的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朱某的身影。画面中,他身着登山装备,靠在停车场的车辆旁短暂休息,能看出神色疲惫,或许是长时间徒步导致体力透支。监控记录显示,他稍作调整后,转身走进了停车场附近的一条树林小径,此后便彻底失去了踪迹。没有人想到,这竟是朱某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朱某的父亲朱先生事后向媒体透露,儿子失联的核心区域虽从最后监控点到景区路口仅 6 公里路程,但这片未开发地带的实际穿越难度远超想象。“那里的岔路多到像迷宫,树木长得比人还高,阳光都透不进来,还有多条小溪穿插其间,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徒步者,白天也不敢轻易进去。” 朱先生的话语中满是担忧与懊悔。
搜救困境:大雾低温 + 复杂地形,无人机搜救失效
朱某失联的消息传来后,一场大规模搜救行动迅速展开。当地村民、民宿经营者、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以及郴州红剑应急救援队、岳麓蓝天救援队等多支专业力量陆续投入搜寻,搜寻范围覆盖了朱某可能经过的山林、溪谷和小径。
然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形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搜救期间,齐云山区域持续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 10 米,山间气温骤降至冰点以下,湿冷的环境不仅增加了搜救人员的体力消耗,更让失联者面临失温的致命风险。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导致山路泥泞湿滑,溪流水位上涨,部分原本可通行的路径被淹没,进一步压缩了搜救范围。
参与搜救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介绍,队伍曾尝试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搜寻,但收效甚微。“大雾让无人机的摄像头完全‘看不清’地面情况,加上山林植被茂密,就算有人躺在树下,也很难被空中设备发现。” 结合低空智能感知技术的现有瓶颈,无人机在复杂天气下还存在 “看不准”“看不全” 的问题,高速飞行与地面动态目标的叠加会导致成像模糊,单机视角的局限也使得全局空间信息缺失,无法有效处理树木遮挡的复杂场景。
截至 11 月 8 日下午 5 时 30 分,连续多日的密集搜救仍未发现朱某的任何踪迹,搜救工作不得不从集中攻坚转为常态化搜寻。参与救援的人员轮流值守,扩大排查范围,但山区的广袤与复杂,让每一步搜寻都充满挑战。
悬赏转机:10 万元悬赏征集线索,猎户携犬突破僵局
随着失联时间不断延长,朱某的家属愈发焦急。11 月 12 日,家属经过商议后发布悬赏公告,承诺 “如有任何人发现并搜救到失联者(生还),奖励人民币十万元整;如有任何人搜救到失联者(已无生命体征),奖励人民币三万元整”。高额悬赏的消息迅速在当地及户外探险圈传播开来,更多村民和户外爱好者加入到搜寻队伍中,为搜救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悬赏公告发布两天后,转机终于出现。11 月 14 日,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户带着几条猎犬深入山区搜寻,在一片人迹罕至的陡峭悬崖下方,猎犬突然表现出异常反应,对着悬崖下的一处凹陷区域狂吠不止。猎户顺着猎犬的指引,小心翼翼地攀爬下去,最终在凹陷处发现了朱某的踪迹。
据谭章队长转述,发现朱某的悬崖坡度极陡,岩石湿滑,周围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挡,若不是猎犬凭借敏锐的嗅觉追踪而至,人工搜寻很难发现这个隐蔽位置。猎户发现时,朱某已没有生命体征,身体状况因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出现明显异常。猎户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部门和朱某家属,告知发现情况及具体位置。
现状进展:遗体送医确认,事件引发户外安全关注
14 日下午,朱某的家属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山区与搜救人员汇合。由于发现地点地处悬崖下方,地形险峻,转运工作难度较大,家属与救援人员合力将朱某的遗体从悬崖下抬出,沿着泥泞的山路缓慢下山,前往医院进行最终的医学确认。
朱某的家属向媒体表示,目前尚未见到朱某本人,所有信息均来自发现者和救援人员的转述,内心仍抱有一丝复杂的期待,希望能得到官方的最终核实结果。对于发现朱某的猎户,家属表示会按照悬赏公告的承诺,支付 3 万元奖励,感谢其付出的努力。
参与搜救的专业人士分析,朱某大概率是在原路返回过程中,因大雾天气和复杂地形再次迷失方向,不慎失足坠落悬崖。长时间的低温、饥饿和受伤,最终导致其失去生命体征。这一推测也与该区域的地形特点相符 —— 齐云山作为典型的峰丛式丹霞地貌,摩崖峭壁众多,洞穴扑朔迷离,加上未开发区域缺乏防护设施,极易发生意外。
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事件处理,具体的失联原因和遇难细节仍在进一步调查中。朱某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户外徒步安全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未开发山区的探险行为,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越来越多的网友呼吁,户外探险应量力而行,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天气查询和应急准备,切勿独自前往无安全保障的原始区域,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