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苍茫大地上,八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示的不仅仅是绝美景观,更是一卷跨越万年的文明史诗。
这里,是人类远古文明的十字路口,是自然的造物主展厅,更是每一个旅行者终极的“地理情书”。
丹巴吉林沙漠里的五彩湖泊
天山草甸、溪流、森林、冰川一体画卷
敦煌壁画
青藏铁路沿途风光
一、陕西秦始皇陵:地下帝国的永恒军阵
1987年作为中国首批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兵马俑坑展现了秦代军事与艺术的巅峰成就。
作为中国首个帝王陵寝,首次完整呈现秦代军事制度与丧葬文化,被誉为“地下军事博物馆”。
最新考古发现揭示,地宫水银模拟的江河至今仍在流动,堪称又一大奇迹。
51米高的覆斗形封土下,8000陶俑军阵严阵以待,铜车马的金饰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2025年新开放的铜车马展厅,更以全息投影还原了秦代“车同轨”的恢弘。

秦始皇陵

铜车马
二、敦煌莫高窟:沙漠中的美学心脏
1987年作为中国首批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意大利威尼斯并列为全球仅有的两处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条标准的遗产地。
莫高窟融合西域与中原画风,是佛教艺术东传的巅峰,佛教岩画的圣地。
它是全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735个洞窟)、保护程度最好的佛教石窟,涵盖了洞穴、壁画、彩绘雕塑、古代建筑、可动文物及其环境。


敦煌壁画艺术

4.5万平方米壁画和2400余尊彩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45窟的菩萨像以“丰肌秀骨”的唐风惊艳世人,57窟的“美人菩萨”衣袂飘举,金粉勾勒的璎珞如星河倾泻,构成佛教艺术宝库。
九色鹿本生故事壁画,堪称中国最早的“连环画”,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三、长城(西北段):黄沙戈壁里的钢铁脊梁
1987年作为中国首批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建筑,丝绸之路的军事屏障,见证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甘肃嘉峪关的夯土墙如巨龙盘踞,宁夏水洞沟的烽燧台在夕阳下投下剪影。
西北长城与沙漠、草原、戈壁、高山相映成趣,更多了一份苍凉、厚重与沧桑。
嘉峪关
银川水洞沟遗址
四、新疆天山:西王母的瑶池仙境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瑶池宴饮,留下最早的“跨国旅游”典故。
孤山一脉2500公里的新疆天山到底有多美?
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言: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风景优美的区域,包括壮观的雪山和雪山、冰川覆盖的山峰、未受干扰的森林和草甸、清澈的河流湖泊以及红色河床峡谷。
哈萨克村庄
这些景观与广袤的沙漠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冷热环境、干燥与潮湿、荒凉与繁茂的鲜明视觉对比。
这里是雪豹、北山羊的基因库,独库公路的四季画卷,2025年开发的“天山神话步道”串联起西王母传说与红柳娃奇谈。
独库公路:全长560公里,穿越天山,是新疆最美的公路

北山羊
雪豹
五、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明交流通道。全长35000公里,实现了古代欧亚大陆文明和文化之间,1800余年最广泛且持久的交流。
沿线共有33处遗址点,包括沿途各帝国和可汗王国的首都和宫殿群、贸易定居点、佛教洞窟寺庙、古老小径、邮政、山口、烽火塔、长城部分区域、防御工事、陵墓和宗教建筑。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遗址分布图
大小雁塔
玉门关遗址
路线网络在中国境内5000公里,从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到新疆克孜尔石窟,22处遗产点如珍珠串联,尤其是宫殿、石窟寺庙、佛塔、邮政塔和烽火塔体系。
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铁骑,皆在此留下足迹。
新疆库车热斯坦老街的十二木卡姆歌舞,至今传唱着龟兹乐舞的盛唐余韵。
世界非遗:十二木卡姆歌舞艺术
张骞墓
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
炳灵寺石窟
六、青海可可西里:非凡的美丽与危险并存的人类禁区
201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海拔超过4500米,是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这里有高原特有的濒危大型哺乳动物藏羚羊的完整迁徙路线,中国人对这片高原测保护,更创造了藏羚羊从濒危到7万只的生态奇迹。
六十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无人区
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可可西里拥有非凡的美丽,规模远超人类维度,包容所有感官。尺度的对比是这里反复出现的主题。
高原系统在宏大尺度上畅通无阻,野生动物与广袤无树的背景鲜明对比,微小的垫状植物与高耸的积雪山脉形成鲜明对比。
夏季时,这些微小的垫状植被形成一片植被海洋,开花时会形成不同颜色的波浪。在高耸的积雪山脚下的温泉周围,尘土、灰烬和硫磺的气味与冰川吹来的刺骨寒风交织在一起。
中华水塔:可可西里
冰川融水形成了众多交织的河流,这些河流编织成庞大的湿地系统,形成了数以万计、颜色和形状各异的湖泊。
湖泊盆地为平坦开阔地带,拥有青藏高原保存最完好的平坦地貌,以及前所未有的湖泊密集地带,是长江源头的重要集水区和壮丽的景观。
在可可西里,卓乃湖的藏羚羊迁徙如金色洪流,玉珠峰下的野狼家族在晨光中长嗥。2025年青藏铁路33处动物通道,让列车与生灵和谐共处。
雪地里迁徙的藏翔羊
可可西里野狼
七、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沙塔与湖泊:沙与湖的狂想曲
2024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遗产。沙山鸣响、湖泊五彩的“五绝”现象,颠覆传统沙漠认知。
这里以密集的巨型沙丘著称,拥有无可替代的湖泊和沙丘沙漠自然遗产。
沙漠湖泊群
由于沙漠湖泊大多为盐水,色彩多样,为繁盛的蚯蚓、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部分鱼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
高达460米的“沙漠珠峰”必鲁图沙山与144个湖泊共舞,音德日图海子的108眼神泉甘冽如琼浆。
巴丹吉林沙漠里丰富的巨型沙丘、多样的风成景观以及湖泊的独特性,具有卓越的美学价值。
必鲁图沙峰
必鲁图沙峰
八、西夏皇陵:东方金字塔之谜
202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是党项族近200年文明的唯一实物见证。
贺兰山麓的西夏皇陵,包括九座皇陵、271座附属陵墓、一个北部建筑群和32座防洪设施其中。
其中9座帝陵如倒扣蜂窝,3号陵的月城石像生融合党项与汉风。2025年新出土的鎏金铜牛,揭示西夏“冶金密码”。
如今,西夏皇陵仍有许多待解之谜:为何陵塔无顶?碑文为何被刻意凿毁?


从秦始皇的“六合”到可可西里的“共生”,西北八世界大遗产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何为中华文明的韧性!这里每一粒沙、每一尊塑像、每一声狼嗥,都是中华文明留给后世的备忘录。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