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的每一块青石板,都是明清时期的原物留存。”11月19日,在青石板铺就的花街巷口,芜湖古城讲解员姚心悦介绍。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的石板路映着往来人影,历史建筑的呼吸与现代市井的烟火气在此刻交织。
芜湖古城坐落于芜湖城市中心,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芜湖“城脉、商脉、文脉”的重要发源地。在历史进程中,古城曾一度破败落寞。为使这座千年古城重新焕发生机,2016年,芜湖市启动古城修复建设。
“项目充分尊重原有街巷肌理,对古城内的历史建筑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精细修复。”据姚心悦介绍,项目对历史建筑严格采用传统材料工艺进行修复,对新建建筑注重从芜湖传统中提取意象元素。如今,芜湖古城内保留有衙署、文庙、小天朝、模范监狱等4处省级文保单位,70余栋历史建筑,以及花街、南正街、南门湾、萧家巷等百年历史街巷,整体格局仍保持明清风貌。
改造中,项目将清末官府建筑打造为占川书局文化空间,将宫保第建筑活化利用为老浮桥茶馆等,使历史建筑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获得新的功能,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此外,通过引入文创市集、非遗体验等新业态,开放米市馆、浆染局等文化展馆,形成“街巷即景、院落即展”的独特格局。目前,古城已布局四大核心片区,聚集300余家商户,2024年销售额突破2.2亿元。
“每年我们至少有12场大型活动,小型活动从不间断。”芜湖古城企划经理吴宇彬说,古城不断挖掘芜湖历史文化,并深度链接年轻群体。古城自开放以来接待游客超3700万人次。今年1月至10月,已接待游客805.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
(安徽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