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
额济纳旗是阿拉善盟的一个区,所以其政府所在地就只能是镇了,但是,它真大啊!
一下车,看见的是笔直宽阔的马路,几乎无人车的街道,和一望无边的旷野。
是的,是旷野,就是那种没有庄稼没有林木、一望无际的旷野。达来呼布镇建在额济纳河旁边,以河为界,胡杨林街和环城西路十字交叉构成镇中心,以西环线为另一边再建有两条与胡杨林街平齐的边缘街道,就构成整个镇中心区,吃住都在这一片。
正是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斜斜地打在平直宽阔的马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看着宽宽的空旷马路,想着我住过的城市拥挤的交通,直想在那条路上奔跑起来。
一出站看见那奢侈到浪费的马路忍不住哇出声,满眼都是羡慕嫉妒恨,索性直接走了起来:从车站到酒店不到两公里,就让我一个人享受享受这无边空旷的马路。
街两边都是整齐划一的两三层小楼,小小的窗户没有阳台。一楼吃饭或者商铺,二三楼住宿。有些楼栋建得真长啊,感觉得有好几百米,顺道街道一直延伸出去。天空中阳光亮亮的,看着就温暖,但低头,路边浇过水的小小草丛,叶片被厚厚的冰棱包裹得那叫一个严实。
刚到新疆时,就因为室内暖气暖和,而透过窗玻的阳光格外耀眼明亮,象贵阳三十度时的太阳,总让我觉得外面不冷,穿得少少的就得瑟着出去,然后,一出门楼就哈气成雾,两手冻成狗爪,好几个月才把冷与阳光分开:不是有大大的太阳就不会冷了的。
路边被冰包裹叶片的草丛,斜阳给它渡了一层金光
接下来,因无知被教育。
达来呼布镇上的出租车是不扫街的,也不接网单,我不知道。
第一天早上出门,顺利打到了个出租车,上车时司机说:“十五块”。
我答:“三公里不到的距离收十五块?”
司机说:“这里都这样,不打表的。旅游城市,价格是要高一些”。
好吧。
下车后司机好心留名片,说明天到居延海要车的话给她电话,价格可以谈谈,其它用车也可以给她电话。想着这价哪个车不是坐,何苦还巴巴的等她,下车后就扔了,结果晚上从胡杨林出来,惩罚就来了:满大街压根看不见一个出租车,打车费从低到高全选最后还主动加了价都没人接单。
转了一天已经很辛苦了,结果还得费劲巴拉走回去,把我累得够呛。不过,黑的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自在无比——黑是指晚上,不是没路灯,虽然公园出来那一段路灯很高昂稀疏。
第二天再打车,司机也是留名片,然后就老老实实放进包里了,天黑时从胡杨林南区出来,电话司机,虽然冻仍老老实实原地等。
是的,南方的冬天讲的是“冷”,北方却说“冻”,想了想,觉得区别就是心里感觉吧:南方的冷是从心里到身体的冷,而北方的冷只在身体上,抬眼就是明亮的阳光,暖气房里看压根不觉得冷。
今年的额济纳,胡杨叶开始发黄的时候遇到突然大降温,还没来得及变得金黄就冻死掉了,接着刮大风,扬沙尘,树叶就扑簌簌哗啦啦往下掉,到得我去就稀稀拉拉剩下一些顽强的树叶还挂着,还有一种灰暗也不怎么金黄。
在新疆时我就知道,赏彩林得看老天爷要不要赏给你,没想到这里再一次给了我最直观体验:不是每一个秋天都能看到金灿灿的胡杨和黄灿灿的银杏,那种通透的不含一点杂质色的纯净黄叶。
黄中发绿的胡杨叶掉了一地
光秃的胡杨是另一种风味:遒劲有力直指天空
胡杨林区的胡杨感觉都是新胡杨,没有年份
湖边剩下几棵还有不少叶片的胡杨
难得,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掉了叶才看得出来,与荒草伴生的胡杨自有它不屈的风貌
感谢明亮的阳光,斜辉将金色大方地镀到胡杨身上,让它泛着一种金红的彩色。
意外,胡杨林公园八道桥,居然不是看胡杨,而是看沙与水。因为远,没几个人过去,感谢自己选择了夕阳西下时到访,并爬上了那个尖尖的最高峰。
坐在沙山顶,想着从最陡的一边滑沙下来的,快还省力,结果滑了一半,裤子和鞋里就已经填满了沙子,只好抖抖,站起来走回去。
风真的好大,把头发吹成乱麻。整个沙山,除了我,就两男人上去半腰晃了一下。呼呼风声里,四周寂静,沉默无声,一种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的自由自在,不是风里太冷,我会一直守到夕阳落在地平线下。
八道桥入门处一座巨大的沙雕群像,我问,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吗?他们说,不是,然后说了个人名,没记住。
我在门房找值班的充电,正值感冒,值班的见我咳,找了一堆药要给我,我赶紧还他,只要了两颗吃下:这是我看见明亮的太阳就以为温暖然后得瑟的代价,当年初到新疆时也是感冒了好久,离开新疆十来年,又忘了这茬,大中午在公园里脱外衣。
他们一上就二十四小时,吃住都在门房,连着上好几天才换班,工资多少忘了(2000多?),但好在公司给交社保。吃的平时自己解决,旅游季太忙就由公司供午餐。
八道桥那里,除了游客和他们自己,再没别人,连牧羊人都没有一个。我开玩笑说,你们要志愿者吗?不领工资只管住的那种,他们看着我笑:
这地方什么都没有,你来干什么呢?
我来看沙漠和夕阳还有荒野啊!志愿了就可以天天免费看了。
然后:
不是旅游的时候你们也上班吗?
上啊!一年到头呢。
那不旅游的时候你们干什么呢?
巡林啊!每天都要到林子里转一转。
二三十平的平房、两张紧挨的双层铁架子床就是他们的睡处;四个铺位铺了三个,一个拿来放杂物,皆薄薄深色的褥子、小小的深色被子;然后一张桌子,一个台子,几张塑料凳子,几个锅碗瓢盆,这是全部家当;卧室的外面一间大一些的房,搭有灶台,就是办公室兼伙房。
中国有最朴素最无欲求的百姓,他们能有口饭吃就觉得还行。
想起酒店老板说的:这里的牧民可富了,他们一年一个人有十几万的政府补贴,现在有些家人口多的,连放牧都不自己放了,找人放,一个月开一万的工资。
我很吃惊:一年有十几万这么多吗?在西藏我知道他们一年有几万块。
他答:有!人头补是一个人五万块,社保全部是政府给交,这又是几万块,然后还有牧场补助、高寒补助,其它各种乱七八糟的补助,你算算一年有没有十来万。
他说,整个镇上就两万来人,但机构齐全;他说,他装修酒店要提前两个月到政府部门报备,结果一报备,政府就要求他先把新店名的招牌做了挂上去,我问“你装修是到政府部门报备”?他说是的,是到政府部门报备,要等他们慢慢批,要两个月。
我突然大笑:难怪那天在你家门口怎么找都找不到店名,原来是被改了啊!我知道为什么连装修房子都要到政府去报备了,两万来人,还是整个镇,再不找点事,他们成天太闲了。
他愣怔了一下,回过神来:是的耶!我认识一个交警队的,他们没事干,就上路去查身份证。
老板是想装修好后新店用新名字,结果被提前用了,但他只改了招牌,网上和发票抬头都没动,后来回程的时候,还是他开车送我到客车站的。
那天早上,他指着车盖上的灰尘说:“我这车,最少有一两个月没动了,太忙了”。
真-沙雕
彩林的绚烂程度全看老天爷心情,这个人力无半点可为,没看到只能怪自己人品不好,但大坑却是人为的。
胡杨林景区门票和景区车一共240元,不便宜。景区很大,到八道桥坐车都坐了好一阵子,所以景区车是必须坐的,除非你只想在门口转转,但中国人的传统是“来都来了”,没谁愿意就在门口打转。
也就是说,这240元是捆绑销售的,不存在象其它景区那种选择买不买区间车的可能。毕竟有这么大,这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它的区间车不象其它景点,检了票就可以上,而是要走两三公里路才能到乘车点。
不想走怎么办?再掏90块钱买小火车票,把你拉到乘车点。为了对得起这90块钱,火车开得象儿童游乐场里的那种小火车,轨道还修得弯弯曲曲。
没进景区大门之前,没人知道是这样。
240元,喜悦的一点是,门票可无限次进入,不喜悦的一点是,区间车票一次有效。
回来后我酒店老板说,哎呀你早说啊!早说我教你进去,不用花钱,到处都是路。
我笑答,来了不就是看胡杨的么,这还用说?你不早说,早说了我二一添着五,节约的240元一人一半多好。
不过我认为这大概率纯属开心的谈笑。
还有,到了额济纳,骆驼肉一定要吃,因为印象里只有那里有。想着骆驼就是吃粗草的,我以为肉会很粗糙,结果没有,很好吃。餐厅里主要是红烧驼排和暴炒驼肉,78元一份,一份一斤,连着三天我都是蹭的一口米饭吃。
酒泉到额济纳的车上,很多甘肃到额济纳打短工的人,到酒店、到餐厅、做小工等等。
贫瘠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口,漂泊。当年新疆也有很多甘肃人,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那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