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会,因熊猫而相聚;一场对话,因文旅而交融。
大会现场
今日,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平行会议——中外文旅交流互鉴大会在成都举行。
新都以南丝绸之路起点——锦门为切入点,讲述新都文化赋能文商旅体融合的新风采,并向全球宾客发出邀约:欢迎大家“到成都,游新都”。
游新都
很难不带走一只“大熊猫”
细密的针脚在丝绸上游走,一幅双面蜀绣大熊猫手工艺品在蜀绣艺人手中渐次成型。
漫步锦门,来自肯尼亚的前非盟委员会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温查(Erastus Mwencha),左手腕上套着熊猫玩偶手圈,俯身细看绣面,小心翼翼地尝试落针。
蜀绣大熊猫,一针一线丝丝入扣
“唯有大熊猫有如此号召力。”伊拉斯塔斯·姆温查坦言,熊猫是全球通用的创意语言,可以让宾客纷至沓来。
早在西汉时期,南丝绸之路就已开辟并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对外开放国际通道之一,为贯通欧亚大陆,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繁棕编大熊猫,大熊猫丝巾、大熊猫冰箱贴、大熊猫背包……国内外宾客来一趟锦门,很难不带走一件具有大熊猫元素的文创产品。
伊拉克参赞夫人杜尼娅·阿巴斯·格扎尔格手持大熊猫蜀绣礼品
大熊猫与新都这座城市的深深牵绊,从古至今都书写着开放与友谊。
来新都
怎能不“抱着熊猫吃火锅”
傍晚,占地6000亩的天府沸腾小镇内,火锅翻滚间升腾起麻辣鲜香的水雾。湖景灯光秀、游船表演、烟花瀑布等多元场景,使这里成了很多游客入川餐饮消费的首站。
“到成都,游新都”,怎能少得了“抱着熊猫吃火锅”的独特体验。
城墙之上,横卧一只圆滚滚的大熊猫,其余百只纷纷滑落,一条“熊猫瀑布”就此倾泻“流淌”。
游客打卡熊猫瀑布 @小红书 真的叫沫沫
品美食、泡茶馆,尝一杯熊猫拉花的咖啡,住进熊猫主题酒店,在快节奏生活中寻得一方休憩之地。在这里,火锅不再只是美食,更是一种情绪价值的传递。
如今,这座以“熊猫+火锅”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通过品牌、产业、场景的多元融合,已构建起完整的消费产业链。数据显示,这里每年吸引游客超过600万人次。
“新都180万人都是文化传播者,全民文化创新活力将十分浓郁。”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
在新都
连公交车都对你说“萌萌哒”
IP越是响亮,保护与关注越是深入人心。用新兴产业让熊猫文化深入人心,也是凝聚大熊猫保护共识的重要途径。
可爱的大眼睛、黑眼圈,加上明黄色飘带的点缀……新都的氢能源公交车“萌萌”可以带着你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启一场场既环保又充满欢乐的奇妙之旅。
氢能熊猫公交车“萌萌”
今年“熊猫专列”(成都号)的动车组从成都鸣笛启程,搭载来自全球的109名旅客开启为期16天的文化之旅。这列“国宝”列车正是由新都参与研发。这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的文化使者。
截至10月15日,今年“熊猫专列”已累计开行48列。10月份开行了8趟,其中3趟以“金秋胡杨”为主题,带领游客行遍新疆、内蒙古、云南、广东等多地。
“新都造”熊猫专列3.0•成都号
谁是熊猫伙伴?伊拉克参赞夫人杜尼娅·阿巴斯·格扎尔格( DUNIA ABAS GZAR GZAR)认为,“熊猫伙伴,既是栖息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万千生灵,也是所有践行环境友好、热心公益、推动绿色发展的个人、组织与城市。”
新都
用熊猫与世界对话
新都,位于古蜀文明中轴线上,北接广汉三星堆、南连金沙遗址,坐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分之二的区域,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赋能城市价值提升。
在10°咖啡,熊猫爬上屋顶
当前,新都以“香城宝地·古蜀新都”品牌为统领,加快打造“锦绣沸腾游”“古蜀文化游”“影视演艺游”“潮玩运动游”四张名片,吸引国内外宾客“到成都,游新都”。
军屯镇天星村10°咖啡,大熊猫“爬”上屋顶;川音艺谷青荣院子1000多只“熊猫”,打堆嬉戏;新都博物馆“状元熊猫”,神采奕奕......
外国友人在新都状元邮局投递明信片
熊猫,为新都开启了一扇门。不断擦亮熊猫名片的新都,收获了全球伙伴的关注,让八方宾朋看到了一座更加丰满而富有魅力的城市。
正如牙买加随员切冯·莱克(Chevon Christopher Lake)所言,“因熊猫而来,却读懂了一座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共生的城市”。
大熊猫属于中国,但对它的爱,却来自全世界。如今,新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助力熊猫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共绘美美与共新画卷。
记者 | 赖涛 王玉萍
排版 | 王玉萍
编辑 | 张晓迪
审核 | 李玲娟 汤海 黄浩 张璐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